世界民俗文化网 用文化助力世界可持续发展

欢迎访问世界民俗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社会热点新闻

锚定新发展 荆楚换新颜



作者:佚名       来源于:家长学院


  从端午习俗到节庆活动,从非遗保护到课堂教学,近年来,宜昌大力实施文化遗产保护、文化研究、文艺创作、文化交流、文化价值转化等工程。

  2021年,宜昌市明确提出:“让屈原成为宜昌永恒的文化地标,把宜昌打造成屈原文化的权威阐释地、标准制定地、活动聚集推广地。”

  聚焦这一目标,去年8月,宜昌决定建设集合屈原文化研究、传播、教育、展示、论坛等多项功能的屈原文化公园;去年12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与宜昌合作共建的屈原文化研究院正式揭牌;积极推动屈原文化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让孩子们争做“求索少年”。首届“屈原文化研究国际论坛”近期将在宜昌举办,探讨屈原文化的当代价值和世界意义。

  近年来,宜昌加大对非遗产品的生产性传承保护和产业化发展扶持培育力度,加强端午文化工艺品等创意研发。“我们立足非遗技艺‘牵花绣’和艾草等端午元素,发展特色手工刺绣产品,带动200多人就业增收。”宜昌市夷陵区太平溪镇许家冲村手工基地创业带头人谢蓉说。

 

  新能源车 转型跑出加速度

  本报记者 范昊天 本报通讯员 江伟兵

  “新能源车环保安全,无人驾驶又快又稳!”7月8日,在湖北襄阳市鱼梁洲中央生态公园,市民黄女士带着孩子登上“绿洲号”新能源观光车体验。

  行走襄阳,新能源汽车随处可见。截至2021年,襄阳市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接近4万辆,其中新能源公交车突破1400辆、新能源物流车突破8300辆。襄阳腾龙汽车有限公司技术副总监吴有龙说:“公司主打新能源客车,去年实现产值2.03亿元,今年订单不断,预计产值达6亿元。”

  近年来,襄阳加快推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2013年,襄阳被认定为全国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城市;2016年,下线首款纯电动轿车;2019年,提出建设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加快襄阳市汽车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行动计划(2021—2025年)》出台,设立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专项资金。襄阳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杨富杰介绍,襄阳现有新能源汽车企业50余家,新能源汽车研发生产企业及院所40多家,拥有近200项专利和实用技术,形成较为完备的产业链。

  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自主开发的通勤、环卫、物流领域的L4级无人驾驶车辆装配下线;襄阳达安汽车检测中心建设集检测认证、智慧体验、新技术应用等于一体的智慧科创小镇……在襄阳,一大批创建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项目正在快速实施。

  2021年,襄阳新能源汽车规模以上企业产值达到215.8亿元,同比增长36.9%;新能源整车产量突破1.43万辆,同比增长105.5%。“我们将积极探索智能汽车与智慧城市协同发展的标准体系、创新体系、产业体系,争当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先行区。”襄阳市委主要负责同志说。

 

  红色资源 带动老区启新篇

  本报记者 吴 君 本报通讯员 沈红星

  7月的大别山,满目青翠,湖北黄冈市红安县七里坪镇长胜街人声鼎沸。“我们全镇有37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每年都会有各地的党员自发来这里参观学习。”七里坪镇党委书记阮元兵介绍,今年上半年,镇里的爱国主义教育培训已接待学员超5000人次。

  七里坪镇是黄麻起义策源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中心,这里诞生了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之一的红四方面军。传承红色基因,做好红色资源文章,七里坪镇的干部一任接着一任干,建设八一村、盐店河村两个全国首批红色美丽村庄,打造红色街区。

  黄冈是一片红色热土,全市红色遗址遗迹达1017处。黄冈一直将保护和传承红色文化作为工作重点,2017年出台地方性红色文化保护法规《黄冈市革命遗址遗迹保护条例》。

  为了把红色资源优势变为发展优势,黄冈市、县、乡、村四级书记齐抓红色资源,建立完善652处革命文物资源数据库,推进国家、省级11个红色美丽村庄硬件升级、产业振兴,这些村庄2021年的村集体收入平均达23.8万元。“努力活化利用这些文化和文物资源,转化为旅游资源和产业资源,带动老区谱写出新的发展篇章。”黄冈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王建学说。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黑龙江伊春:十项举措力促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下一篇努力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