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作者:周林 来源于:中国民间故事网
充分尊重“非遗保有人”意愿
草案有三处提到“尊重”,即:第5条,“使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尊重其形式和内涵。禁止以歪曲、贬损等方式使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第14条,“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应当征得被调查对象的同意,尊重其风俗习惯,不得损害其合法权益”;第27条中,“确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行区域性整体保护,应当尊重当地居民的意愿”.这三个条文中虽然都有“尊重”字样,但是,其含义不够明确和完整。而且,草案第5条中的“使用”,没有“非遗公约”的“享用”意思完整,“形式和内涵”所指也不清楚。
建议将第5条修改为:利用和分享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尊重其外在表现形式和精神内涵“;第14条修改同上;将第27条中有关内容修改为:确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行区域性整体保护,应当尊重保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定地方群体或者个人以及当地居民的意愿。
非遗保护 ”非遗保有人“必须参与
《非遗公约》第15条专门对”非遗保有人“作出规定,要求”缔约国在开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时,应努力确保创造、保养和承传这种遗产的群体、团体,有时是个人的最大限度的参与,并吸收他们积极地参与有关的管理“.
草案对”非遗保有人“的参与规定不够,给人的感觉是,非遗保护只是政府和专家的事情,虽然草案鼓励和支持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组织和个人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但是对”非遗保有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体,如何参与有关保护工作竟然未置一词。
笔者在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支持的两次涉及传统知识法律保护的国情调研过程中了解到,一些地方文化主管部门所组织完成的非遗保护工作,由于缺少”非遗保有人“的参与,在实践中发生一些与保护非遗立法精神相悖的现象:有的在挂牌(非遗保护牌)后即告结束,没有给”非遗保有人“带来实际益处;有的在挂牌后将非遗交由地方企业管理,由于缺少监督和”非遗保有人“的参与,导致官商勾结,管理企业只顾赚钱,利用公权压制”非遗保有人“和当地居民诉求,导致民怨沸腾;等等。
因此,非遗保护,必须有”非遗保有人“的参与。否则,所谓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要么流于形式,要么异化为一些地方政府借机牟取私利的幌子。
建议在第三章”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新增一条:制订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应当听取保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定地方群体或者个人的意见,吸收其参加有关评审工作。
建议将第23条中的有关内容修改为:专家评审小组应当充分听取保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定地方群体或者个人的意见,对拟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进行初评,提出初评意见。专家评审委员会对初评意见进行审议。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0-11-9 11:38:06
【本文责编:思玮】
下一篇: [王晓葵]日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规的演变及相关问题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