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民俗文化网 用文化助力世界可持续发展

欢迎访问世界民俗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民俗研究 > 政策法律法规

文化部2016“文化遗产日”重点活动聚焦传统工艺



作者:       来源于:中国民间故事网


  启动巡讲活动,培训效应持续释放

  非遗是以人为核心、以生活为载体的活态传承。文化部启动“研培计划”正是将目光聚焦在“人”身上,从培养传承群体的文化艺术素养、审美能力、创新能力等出发,提升传承水平和能力,增强传承后劲。然而,对人的培养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对于传承人群体而言,参与普及培训更多的是一个打开思路、开阔眼界的开始。通过传承人与高校老师、同行之间建立一种紧密的联系,从而促进培训效应形成一种长期、可持续性的释放。

  为了给更多一线的传统工艺从业者提供获得培训和提升的机会,遗产日期间,文化部邀请了苏绣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姚惠芬、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专家以及互联网企业的代表组成传统工艺讲习组,以“实地考察+即时交流+集中讲座”的形式,深入新疆哈密地区传统手工艺企业、刺绣合作社和手工艺作坊,开展了为期6天的实地讲习培训。

  从召集各个项目的传承人集中培训,到邀请专家赴项目所在地具体指导,在巡讲中,传承人和项目保护单位所获得的帮助不仅更为多元,同时也更加有针对性。

  姚惠芬发现,哈密的有些绣娘在接触了精美的苏绣后,放弃了制作具有民族特色的哈密刺绣,转而去学习苏绣的技法,绣起了牡丹、花鸟等苏绣的传统图案。巡讲中,姚惠芬耐心地向绣娘们解释:“学习和掌握一些苏绣的针法对于提升刺绣技艺是很有帮助的,但是在刺绣的题材、图案和配色上仍旧模仿苏绣的做法则并不可取,你们应该将精力更多地投注于创作具有民族特色的刺绣作品上。”

  “从绣娘们提出的问题中,我们发现那些曾经参加过研修培训的学员眼界更宽,他们的反思能力有了很明显的提升。”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史论系副教授陈岸瑛说,“这些绣娘开始思考哈密刺绣本身的特色和价值,甚至有一些还提出应该建立起收藏、整理老绣片和老服装的机制等。”

  在哈密巴里坤县,今年5月,一支由4名大学毕业生组建的哈萨克族手工艺推广电商团队刚刚成立,叶尔江是这支团队的运营负责人,“听了老师们的讲座和私下里的沟通,给了我太多的启发,原本许多模糊的想法经老师指点一下子明确了。”不仅如此,在设计、销售、管理运营等许多环节,当地的绣娘、企业、电商运营团队与讲习组的专家纷纷结成了对子,建立了联系,尽管短期的巡讲结束了,但有许多交流、辅导和合作却仍将继续。

  在此次巡讲试点的基础上,接下来文化部还将及时总结经验,组织更多的传统工艺专家讲习组,深入相关地区开展讲习培训,促进提升传统工艺的发展水平,扩大传统工艺的就业覆盖面。

  举办中泰论坛,注重多层次交流

  自“研培计划”开展以来,传承人、高校、设计师和企业间的合作和交流都愈发活跃,通过计划的实施,文化部搭建起了一个开放的交流合作平台,使得各方的资源都被充分地调动起来,并有效地流动起来,形成了许多成果。

  经过“研培计划”,许多从事不同工艺的传承人结为知己,并达成了今后要合作创作作品的共识;传承人和高校教师的互动也更为密切,尽管短期的培训告一段落,但许多传承人还会时常“返校”,高校教师也经常被诚挚地邀请到项目所在地“家访”;传统工艺工作站的成立,使得不少普通的手工艺者被纳入设计企业,成为了企业业务分工的重要一环……

  合作此起彼伏地展开,交流也从未间断。为了更好地分享和总结实践经验,在高校的教师之间、设计企业之间,除多次组织开展了各类研讨和座谈会外,通过研培计划而组建起的教师微信群、工作站微信群中,“深夜卧谈”与“周末茶座”等随机性的交流研讨同样可圈可点。通过讨论,大家对研培计划的开展和非遗保护的理念等许多关键问题加深了理解、达成了共识。

  在今年的遗产日,文化部进一步搭建平台,举办了中泰手工艺交流论坛,促进和推动非遗保护经验的国际交流和合作。从历史和国内外的经验看,振兴传统工艺有两个关键的要素。一是要有一个视作品和产品质量如生命的、技艺精湛的手工艺群体,这是传统工艺的生命力和魅力所在。二是要有一批尊重传统、尊重手艺、善于创新的企业与手工艺人密切合作,在遵循非遗自身规律的前提下,实现现代科技与传统技艺的有机结合,使传统工艺成为知名品牌、走向大市场。论坛上,两国的专家学者围绕丝绸工艺的传承发展、推广创新等展开对话,通过深入地交流和讨论,两国的学者和专家找到了双方在传统工艺的保护理念和实践上的许多“异曲同工”之处,就当前所共同面临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展开热烈讨论,为未来两国的保护实践提出了许多新的思路与建议。

  此外,在今年的遗产日期间,文化部非遗司继续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讲座月”经典活动,围绕《非遗法》颁布实施5周年、振兴传统工艺等主题在国家图书馆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普及讲座活动。在此基础上,还推出了许多创新举措。如创新第四届中国非遗博览会会展模式,启动“传统工艺大赛”,在遗产日期间举行了相应项目的全国选拔、选送活动;支持北京、天津和河北的文化厅局成功举办第二届京津冀非遗联展;联合湖北省在宜昌市举办2016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等,一系列精彩的非遗宣传推广活动,让广大群众真正领略了非遗的独特魅力。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文化部非遗司提供)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 2016年6月22日第8版
【本文责编:博史伊卓】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住建部:关于印发《历史文化街区划定和历史建筑确定工作方案》的通知

下一篇湖南省人大: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办法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