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民俗文化网 用文化助力世界可持续发展

欢迎访问世界民俗文化网

开发“文旅+百业” 用丰富“花活”留住更多游客



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国民俗文化网


编者按: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一年之计在于春。在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来自全国各地各行业的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积极履职、参政议政,为更好实现我国今年乃至更长期的目标任务建言献策。对此,央广网策划推出《央广时评·真抓实干》系列评论,聚焦重点议题,共同探讨高质量发展之路。

“吃不愁、穿不愁,还得有闲钱去旅游!”全国两会上文旅部相关负责人的这句话,生动道出了当下旅游在大众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旅游正从单纯观光向多元体验转变,以“文旅+百业”的跨界互动不断创新场景、重构业态,激发出更多消费潜力。

在贵州,活力四射的“村超”单场上座人数超过6万,“村BA”“村排”也火爆出圈;在泉州,“簪花插满鬓,笑靥如花开”的簪花围和仿古妆带火旅拍产业;在潮汕,“又老又潮”的英歌舞燃动海内外,从民俗公益演出开始试水演艺经济……不知不觉间,文旅早已和很多行业生发出花样繁多的密切联系。

最新出炉的数据显示,春节长假我国出游人数达到4.7亿人次,旅游花费超6300亿元;去年全年国内出游48.9亿人次,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49133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93.3%和140.3%。显而易见,旅游业的火爆对于拉动内需、促进就业、活跃市场、提振信心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以“诗”和“远方”为代表的文化与旅游,实实在在关联着经济发展。从行业自身特点来看,文旅产业链条长、上下游联动性强,带动受益面广。以湖南张家界为例,当地开发的24条生态文化旅游和乡村旅游精品线路,辐射22个乡镇的205个村,直接和间接带动6万余人实现就业。

从各地实践来看,去年以“旅游30条”为代表的文旅政策接续出台,给这一行业带来极大利好。文旅+商业、文旅+农业、文旅+工业、文旅+体育、文旅+康养、文旅+研学、文旅+AI……随着社会分工和垂类市场的细化、专业化,各地在不断拓展文旅业态的边缘,使之与其他业态跨界融合,产生1+1+1>3的聚合效应,从而大大提升了市场消费能力和消费体验,呈现出“人财两旺”的大好势头。譬如,“为一场演出奔赴一座城”在多地上演,航天发射将原本游客罕至的冷门目的地直接变成“网红城市”。

从市场需求来看,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大家已经不满足于在家吃饱、穿好,越来越向往“诗和远方”。各行各业的高质量发展直接激发大众高品质的文旅消费需求,这种高品质需求反过来也催生出更加优质高效的产品服务供给,从而形成行业良性循环,推动各地文旅业“花活”不断、出圈出彩的持续繁荣。

作为新的消费增长点,“文娱旅游”已经明确写入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与火爆的市场需求相比,我们此时更应清醒地看到,在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服务质量、提升市场规范化水平乃至优化营商环境等软硬件方面,我们还有很多文章可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文旅业广大从业者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用更具想象力、创新力的“花活”吸引和留住更多游客,不断满足广大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新需求。(央广网评论员 姜葳)





上一篇第40届香港国际珠宝展开幕

下一篇清明节前AI复活亲人成热门流水线生意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