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民俗文化网 用文化助力世界可持续发展

欢迎访问世界民俗文化网

[马千里]“一带一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清单编制策略



作者:马千里       来源于:中国民间故事网


  二、社区文化中心在非遗清单编制中的角色

  在非遗保护方面,社区文化中心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作为地方传统方面的文献查询、存档和展示中心,每个社区文化中心都编撰自己的编年史,发布自己的书籍和音视频记录作品,并在中心的图书馆里将其备份保存后向公众开放。这些资料的作者和捐赠者都是社区成员,或是从前社区成员的后代。其次,社区文化中心作为当地的档案资料中心,同时也是非正式地向大众传承非遗知识与技能的场所。国家不仅给社区文化中心拨款,还另外拨款给相关的传统实践活动及其实践者。再次,保加利亚文化部于2005年在主要城市建立了29个社区文化中心下的地区专家咨询与信息中心,以改善社区文化中心保护非遗的效果。地区咨询与信息中心的专家要经受特别的培训,以增强自身和社区文化中心履行《公约》义务的能力。最后,社区文化中心还有着非常活跃的出版活动,发行自己的报纸,拥有自己的网页并和当地媒体保持联系[22]。

  在日常的非遗保护中,社区中的非遗持有者一方面同社区文化中心保持联系并交流信息,一方面还通过社区文化中心参与非遗的确认和非遗档案的保管。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册(Register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the Republic of Bulgaria)编制的过程中,国家和社区文化中心网络之间的合作关系得到了特别的强调。公允地说,作为保加利亚传统的文化机构,社区文化中心的直接参加保证了社区、群体和个人的广泛参与[23]。

  保加利亚的非遗名册编制使用的是调查表分发与回收处理的模式,在某种程度上类似于19世纪初法国等欧洲国家民俗调查的方式。与传统的民俗调查表的设计使用不同的是,保加利亚科学院民俗学研究所的一支团队负责对名册的编制作概念设计,先编制出一份调查表。在全国范围的首次非遗名录编制工作会议上,各非遗保护的参与方,包括各地区非政府组织的负责人和社区代表对调查表进行了广泛讨论。在会后分发调查表时,不仅文化部动用了其地方上的下属机构,覆盖全国社区一级的约三千个社区文化中心也动员起来,以保证全国所有地方的社区都能收到调查表[24]。正如保加利亚民俗研究所负责非遗名册编制的米拉·桑托娃(Mila Santova)博士指出的那样,“在保加利亚非遗名册的编制过程中,为了搜集信息,大规模的社区文化中心网络被用来作为贴近民众的地方遗产保护机构”[25]。

  调查表在填写好后被寄还给学术团队。后者在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学术分析的基础上编制一份初步的非遗名册。这份临时性的名册在第二次全国性的工作会议期间在互联网上公布,以供大范围的人群参与讨论。在网上公示阶段,学术团队每天都从全国各地收到意见和建议。经过对意见和建议的归总,学术团体重返田野,在社区成员和社区文化中心的帮助下核对以前调查所获取的数据,并在这一次的田野调查的基础上编制出最终版的非遗名册[26]。

  在非遗名册编制的过程中,社区文化中心不仅担负着与社区交流的任务,体现着非遗持有者的利益,还派出一名代表参加文化部下属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此外,社区文化中心作为法定的非盈利机构还能够申请国家级非遗名册项目。事实上,保加利亚非遗名册中的15个非遗项目中有12个都是各地社区文化中心申请的。根据保加利亚2012年提交教科文组织的履约报告,保加利亚国家级非遗名册由社区通过社区文化中心作更新,而社区文化中心同时还在更新国家级的“保加利亚人间国宝”体系中发挥着关键作用[27]。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程浩芯】



 2/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张青仁]殖民主义遗迹与墨西哥恰帕斯州印第安人的“反遗产化”运动

下一篇非遗保护的“泰式”实践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