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国民间故事网
五山文学是日本汉诗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其汉诗创作以镰仓室町时代“五山十刹”的禅僧群体为主。以诗僧为主要创作群体的五山汉诗,与倡导“苦吟”、工于炼句的晚唐诗歌多有牵系,尤其随着五山后期社会动荡、禅林式微,诗僧心境与晚唐诗的衰飒习气亦相契合。景徐周麟(1440—1518),号宜竹、半隐,近江(滋贺县)人,著有《翰林葫芦集》十七卷。上村观光评价其集,在保存史料的丰富性上可与义堂周信(1325—1388)的《空华集》相媲美;而在文学方面,则与横川景三(1429—1493)的《京华集》一起,被视为文明(1469—1486)以后五山文学的代表性著述(上村观光《翰林葫芦集·解题》)。
景徐对晚唐诗歌的接触,首先来自由南宋周弼编选、主要收录中晚唐近体诗的《唐三体诗》。他忆及幼时从用堂中材学诗:“小子甫五岁,养于先师手。……教以梁千字文、唐三体诗及空和尚外集,皆俾背诵之,忘一字则赐一拳。”(“文明十八年二月住景德寺拈香”语)这种对《三体诗》的记诵濡染之功,于景徐后来的创作影响深远。《三体诗》中清新淡远、晓畅流丽的晚唐律、绝,尤其得到他的青睐,他总结偏爱的诗风即为“幽畅平淡”(《跋东山玉岑珍侍者百诗后》)、“清绝可爱,累累乎端如贯珠”(《光室字铭有序》)。这在景徐集中多有体现,其诗多处化用晚唐此类诗句。如“南朝古寺钟声远,晓梦尚迷烟雨楼”(《便面春日庙》),乃化用杜牧《江南春》名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见枫远不上寒山,咫尺君家几往还。此地停车无鸣道,风吹红叶在松间”(《枫林停车》),则是句句对应杜牧《山行》;“晓风入梦奉天殿,残月长庚夜夜心”(《送了庵和尚入大明国》),乃巧用李商隐《嫦娥》“长河渐落晓星沉”“碧海青天夜夜心”,表达对友人的思念。集中还有数首诗,对赵嘏的“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长安晚秋》),极尽模仿之能事。如“残星数点故人在,一派银河第五桥”(《星夕后逢故人》)、“玉树一声人倚楼,张妃酒醒髻鬟愁”(《玉树后庭花》三首其二)、“残星数点雁横处,起托封书先问君”(《奉寄大明正使堆云大和尚》)等等。在《又次前韵者五篇·其二》中,景徐周麟更直接以“残星数点”形容晚唐诗:“诸老东西才折指,残星数点晚唐诗。”此句一语双关,一方面诗人为禅林的萧条零落深感凄怆,另一方面,也勾勒出他心中的晚唐诗歌图景——如“残星数点”所描摹的,幽静淡远又不掩凄清衰飒之色。
因此,景徐周麟的汉诗创作,还承袭了晚唐诗寒僻蹇涩、尖新奇绝之一端。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他对“寒”与“残”二字的钟爱。寒,既指体感之寒冽,也关取境之寒僻,是晚唐僧诗的一大特征。景徐即有不少诗歌涉及“寒”境,如《炉存火似红》:“五更吹火倚风炉,寒气剥床先及肤。”《次月江试笔韵》:“未识青春度玉墀,余寒思涩和诗迟。”《门前梅意》:“却遭僧气夺春去,月下敲门诗尚寒。”尤其后二首,已明显透露出“郊寒岛瘦”对其汉诗创作的影响,诗僧幽居的枯冷竟把春的暖意也夺去,只留下月下敲门的寒寂,想象可谓尖新。而与“残”相关的意象,在景徐诗中也大量出现,包括残夜、残灯、残星、残梦、残月、残雨等20余种,诗人竟以“残僧”自谓。“残”是一个极具时间性的词汇,指将尽未尽、挣扎着存在却终将湮灭的事物,体现出诗人的枯冷心境和对事物的观照习性,这在“晚唐体”诗歌中即大量存在。如五代诗人李中就将“千里梦魂迷旧业,一城砧杵捣残秋”(《海城秋夕寄怀舍弟》)、“千里梦随残月断,一声蝉送早秋来”(《海上从事秋日书怀》)视为其最得意的诗句。景徐对“残象”的偏爱,表明他刻意营造一种耽享其中的、寒僻奇绝的意境和愁绪,这既与其时代处境、诗僧身份相合,也与他对“晚唐体”的自觉取资有关。
此外,景徐周麟对晚唐诗风的接受,还体现在他对“苦吟”精神和炼字锻句创作态度的推重。宋人有谓“苦吟不脱晚唐诗”(刘克庄《自勉》)、“(诗)至晚唐而工”(杨万里《黄御史集序》),已指出晚唐诗人于苦吟中极锻炼之妙的创作特征。景徐周麟亦不掩对这一姿态的效仿,如其《孤吟》:“天外片心堪细论,掉头拍膝月黄昏”,写觅诗的专注和得句的兴奋;“青云不负故人约,尚有敲门觅句僧”(《开窗宜月》)、“可游月下推敲界,莫掷人间壒圾堆”(《答云英》),则是用贾岛“推敲”之典营造作诗的清雅兴味。在景徐看来,“苦吟”并非是在痛苦穷困的境遇中作诗,而是指写作过程中冥搜觅句的刻苦艰辛,是一种沉浸于“我”与自然兴会无间、冥想推敲的状态,所以他对“月下推敲”之典的运用,更多是标榜作诗时的专注和自得,而非将钩章棘句作为最终的诗美理想。他在为彦龙周兴(1458—1491)的文集作序时说道:“昔育王横川(按:宋僧横川如珙),其提唱尽去雕巧之弊,独振古风,视彼宋末诸老钩章棘句、攒花簇锦相尚者,如隔天渊。”(《半陶文集序》)“宋末诸老”指的是效仿“晚唐体”的“四灵”和江湖诗派。景徐认为他们虽追摹晚唐,但极尽雕巧藻绘之能事,丧失了诗歌应有的清新自然与吟诗的清雅自得。这又体现出他与“晚唐体”保持疏离的一面。
上一篇: 年龄雅称这样描摹人生百年
下一篇: 《论语》中的仁德观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