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花儿”是我国西北地区传唱地域最广、影响最大的一种民歌。关于它的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几十年来,出版了一些高质量的“花儿”选集以及研究性文章与著作。但是,当前“花儿”研究中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需要进一步改进与完善。作为我国“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一个重要成员的“花儿”,其保护与开发在当前的社会形势下显得极为重要。
[关键词] 花儿;研究现状;保护开发
[中图分类号] K89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72(2006)02-0079-04
“花儿”是流行于我国西北地区甘、青、宁、新等省区,汉、回、藏、土、裕固、东乡、保安、撒拉等民族的群众用汉语演唱的一种以反映爱情为主要内容的山歌。学术界一般将“花儿”分为河州型与洮岷型两大类型。河州型“花儿”又被称做河湟“花儿”或者青海“花儿”,顾名思义,其主要传唱地区位于甘青交界的黄河、湟水流域一带。河州“花儿”的特点是曲调丰富,以抒情见长,文词优美、朴实、生动、形象,结构严谨。洮岷“花儿”的主要传唱地区位于以莲花山、二郎山为中心的甘肃省临洮、岷县等一些县区。洮岷“花儿”的特点是格式多样、结构自由、演唱灵活。
“花儿”唱词优美,内容丰富,是西北地区传唱地域最广、影响最大的一种民歌。因而,关于“花儿”的研究是学术界,尤其是西北地区部分从事民俗学、民间文学教学与研究工作的研究者一直不断探索的课题。下面,笔者结合近年来一些“花儿”研究的成果,谈谈“花儿”研究取得的成就与存在的不足,以及关于“花儿”的保护、开发等问题。
一、“花儿”研究取得的成就
关于“花儿”的研究最早要上溯到上个世纪20年代。1925年3月15日出版的北京大学《歌谣周刊》第82号上刊载了袁复礼搜集的30首“花儿”,以及他写的介绍“花儿”的《甘肃的歌谣——“花儿”》一文。这一事件可以说标志着“花儿”研究的开始。此后,关于“花儿”的搜集、研究工作几乎一直未曾中断过。20世纪30年代,专门研究西北地方史志的慕少堂于1936年出版了影响甚大的地方史专著《甘宁青史略》。在这本书中,他以“花儿”为名目收入民歌111首,曲谱1首,并对“花儿”进行了简单评述。40年代,甘肃《民国日报》记者张亚雄出版了“花儿”研究专著《花儿集》,这在“花儿”研究史上是件大事。因为该著作首次对“花儿”进行了系统研究。该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为“西北山歌‘花儿’叙论”,共包括10章;下编为“花儿选”,分30个主题内容选入483首“花儿”唱词,加上上编词例,全书总共收录“花儿”唱词653首。该书对“花儿”类型、语言运用、传唱地域,以及与其传唱者相关的一些民俗事象做了较为系统的介绍。
解放后,“花儿”研究除在“文革”期间有过暂时中断以外,研究工作总体来说一直未曾中断过,而且曾经出现过一度的繁荣。50年代,“花儿”研究出于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需要,进行过较多的搜集,一些新的“花儿”曲集,包括录音、记录稿得以出版,但是研究性质的文章与著作较少。到了60年代,“青海省文艺界为了吸取新民歌运动的经验教训,以繁荣诗歌创作,掀起了一场关于‘花儿’提高与发展问题的讨论。继而,讨论的目标又转向于对‘花儿’的渊源和其他问题的讨论。前者属于对传统‘花儿’的利用;后者才涉及关于‘花儿’本体的研究。由于讨论的重点不在‘花儿’的研究,其研究也没有可能进一步深入下去。”(郗慧民,2002:412)“文革”期间,“花儿”研究受到了致命打击,被迫中断多年。
“文革”以后,即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花儿”研究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繁荣。可以说,上个世纪80年代至 90年代初,“花儿”研究在当时的国内民歌研究界都似乎是一种“显学”。这一时期,一些高质量的“花儿”选集开始出现,较有代表性的选本有郗慧民教授选编的《西北花儿》(1984年),柯杨、雪犁编的《西北花儿精选》(1987年),王沛编的《河州花儿》(1992年),以及甘、青、宁三省区的三套集成(歌谣卷)中选编的“花儿”等。
同一时期,“花儿”研究论著也陆续问世,如青海民间文艺研究会编的《“少年”(花儿)论集》(1982年)、青海艺术研究所编的《花儿论争集》(1987年)、赵宗福的《花儿通论》(1989年)。但是,这一时期影响较大的研究著作还要属我国“花儿”研究界前辈、西北民族大学教授郗慧民所著的《西北花儿学》(1989年)。该书系统地阐述了“花儿”的历史起源、类型、流布、内容、艺术特色、语言运用、曲令、衬词,以及与“花儿”有关的一些民俗活动,如“花儿会”等内容。此外,还有许多人在大量报刊、杂志上发表了关于“花儿”的研究文章,他们从“花儿”的内容、艺术特色以及音乐等不同角度对“花儿”做了多方面阐释。
兰州大学原中文系主任柯杨教授将“花儿”研究取得的成果归纳为以下十点:①“花儿”的产生、演变、体系、流派及其发展史的研究;②“花儿”同人民生活的关系及其社会作用的研究;③“花儿”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点的研究;④“花儿”格律的研究;⑤“花儿”音乐结构及其演唱风格的研究;⑥“花儿”中各民族文化相互影响的研究;⑦“花儿会”的形成及其社会意义的研究;⑧“花儿”语言特点的研究;⑨著名“花儿”歌手的研究;⑩如何从“花儿”中吸取营养来进行诗歌创作的研究(柯杨,2002:129)。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学苑出版社网站
【本文责编:王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