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民俗文化网 用文化助力世界可持续发展

欢迎访问世界民俗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民俗研究 > 中国民俗研究

[郑茜]被折叠的空间与被重述的文化



作者:郑茜       来源于:中国民间故事网


工匠精神·传统工艺·文创

  “工匠精神”无疑是2017年度最热词汇之一。这个本意指向工业化时代精工巧制的词汇,却在一转身间牵出了前工业化时代的手工匠艺,并让工业时代的“工匠”从前工业时代的历史脉络中溯源到了精神皈依。当然,少数民族传统工艺也跻身其中,侥幸进行了与2017“工匠精神”的年度碰撞。这一碰撞的结果,是使人们再次静下心来,耐心谛视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令人惊讶的价值。

  于2017年3月由国务院发布的《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以及于11月召开的“首届中国纺织非遗大会”,两者同时成为重大利好性政策,辉映着少数民族传统工艺的前景。作为共同的战略性考量,两者都同时指向传统工艺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这使文创产业的热度在此一年间更加炽烈,并辐射到少数民族传统工艺上,促使文创产业与少数民族传统工艺更加亲密地拥抱。

 

首届中国纺织非遗大会服装秀结合了民族元素

  正是在与“工匠精神”的碰撞以及与文创产业的拥抱中,2017年少数民族传统工艺展示出新趋势——将拙朴的前工业时代手工制品径直与后现代奢侈性消费品相联接。这使我们在2017年看到了诸多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品直接转化为“高端定制”的成功案例。“古朴—高端”的路径在2017年的市场上实践得顺风顺水。与此同时,借“高端”概念,少数民族传统工艺走向世界舞台的步伐也变得频密,比如本年度布依族绣娘就有献艺伦敦的经历。

  “文创扶贫”也成为2017年的热点。此一年间,更多的设计人才走向民族地区,借助于传统手工艺开拓出“文创扶贫”之路。而凭藉各种精巧创意打造高端品牌,为少数民族传统工艺“点石成金”,这一路数在所有精准扶贫的招数里,显示出了较大的优越性和高效性。

  文创扶贫之路,解决了过去多年来少数民族传统工艺深陷其中的一个难题:传统手工一直以来因时间成本高昂,难以在市场上等价变现,从而难以持续性发展。现在,“高端策略”似乎正在破解这一难题——它以创意优先,将前现代的精工变身为后现代的奢侈,为少数民族传统工艺生成新的现代性价值,找到了新的出路。

 

旅游观察:流动人群如何再生文化?

  ·被重塑的“诗和远方”·

  2017年涌动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最宏大的旅游潮,旅游业在本年度仍旧扮演着强势拉动民族文化快速变迁的角色。

  中央电视台2017“魅力中国城”评选,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与凉山彝族自治州在30多个城市中脱颖而出,分获一二名。近年来霸居国内旅游业头条的“黔东南现象”更加引人瞩目——它华丽的“质朴”、精心包装过的“原生态”,继续所向披靡、折服人心。“黔东南现象”表明:在竞争愈益激烈的旅游市场中,民族地区的人气仍有走高之势。

  2017年旅游业更加猛力地发现和挖掘民族地区可供游客凝视的视觉文化资本,我们因此看见一个个被旅游业打捞和挽救的濒危民俗浮出水面,以及一个个被旅游业塑造出来的文化奇观。比如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的大戊梁歌会,被打造成“全世界侗族地区规模最大、节目最全、参与人员最多的民间音乐盛宴”——乡野边地一笔算不上太大的文化资产,一不小心就变成了一个巨大的文化奇观。

  这让我们在2017年继续见证着旅游业对于民族文化重新定义与重新建构的力量。民族地区在旅游业中自觉完成的差异化定位与角色分拣,重新布局了一些地区的文化沙盘——民族文化不再像历史上那样依赖于自然地理环境而形成自身形象,而是在满足旅游业基础上重新生产自己的文化。旅游业伸出一双巨大无比的手,站在全球化视野之上,拨动着少数民族文化千百年来的历史格局,进行一轮深度的资源再整合,将它们重新涂色与描画。这样一个历史过程前所未有。

  经过2017年旅游业的洗礼,我们势必相信一个道理:旅游业是流动人群对于文化的再生产与传播。在民族地区,流动的人群正以异文化的身份,大规模参与到民族文化重构的历程之中。那些为了“诗和远方”而来的人们,正在重塑“远方”,并使远方以新的语调,吟唱古老的“诗”。

在中央电视台2017“魅力中国城”评选中,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与凉山彝族自治州脱颖而出

  ·乡愁经济·

  怀旧与乡愁以更加浓烈的情绪弥漫于2017年,俨然已成为这个时代的一种刚性精神需求。乡愁经济于是宛若成形,赫然在目。

  作为乡愁的资源,传统村落和特色村镇在2017年迎来了高热度发展。政府发布的2017“传统村落振兴战略”,拨动着新一轮资本投入的敏感神经。此一年间,大量资本在传统村落与少数民族特色村镇间游走,寻寻觅觅,酝酿着果断出手的机会。

  一些新概念由此在2017年广泛传播,比如“民宿经济”。这个起源于日本的词汇,在2017年中国旅游业中大行其道。值得关注的是,一些民族地区的民宿业旋即跟进,成为首批弄潮儿。此外,“遗产酒店”的话题也开始被摆上桌面,付诸首轮探讨。

  不论是乡愁经济还是民宿概念,显然都在引发民族地区旅游业的新一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以沉浸式、体验性旅游产品的打造,将民族地区对于自身文化的特色挖掘和塑造推向更深层。

云南某民宿主打26个少数民族特色客房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报》2017年12月29日
【本文责编:程浩芯】



 2/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王宪昭]论蒙古族神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质

下一篇[刘亚虎]瑶族文学文化的闪光点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