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民俗文化网 用文化助力世界可持续发展

欢迎访问世界民俗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民俗研究 > 中国民俗研究

[刘江]德宏傣剧发展模式初探



作者:刘江       来源于:中国民间故事网


排练安排得比较灵活,通常是找来剧本确定排练。排练时由“掌来”把唱词和说词分别抄给各个演员下去记忆和练唱。记住唱词和台词对不懂傣文的演员、尤其是老年演员比较困难,大家靠对傣剧的热爱和对表演艺术的激情去克服各种困难。看不懂唱词的人,自己找村中懂傣文的人学习。对唱腔和调子把握不准的人也是自己找人帮纠正。“掌来”和演员都没有受过专业培训和专业人员的指导,所以,演员的表演略有几分简单粗糙,动作没有什么标准和定势,一般是在掌来的启发指导下, 演员们集思广益,大家互相讨论、指点、纠正,各自在几个常见动作基础上发挥。集中排练一般是在农闲期间进行,演出多在年节或宗教庆典时举行。老年傣剧队成员闲暇时间比较多,排演的剧目也多一些,在当地小有名气,不时地被远近的村寨邀请去庆典活动中演上一台增添气氛,还曾被邀请到邻县陇川演出。本村和外村有的村民举办婚礼,也请他们到家中演出。在外寨的节日庆典中演出,通常每场获得100元的酬谢,在村民家中演出一场得到60—80元的酬谢。这些收入作为集体活动的开支和添置化妆品等。他们还请来影像制作的专门人士,拍摄他们的节目并制作成光盘留存和出售,不自觉地保护和传播了本民族文化。
经费严重匮乏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官纯傣剧队的发展,因为没有经济能力购置服装道具而难于增添新剧目。演出服装多数是演员自己在节庆时穿的服装,只有如国王、王后、公主等角色则需要购置服饰。服装道具和佩饰基本上是凑合使用,多剧目串用,其购置费部分由演员们自酬。此外,剧目老化是最突出的问题。创作队伍青黄,新创作改编的剧目很少,傣剧队只能四处寻找一些传统剧目来排练。传统剧目篇幅长,需要花很多工夫排练,内容距现实生活久远,年轻人不感兴趣。为解决这些问题,本村的“掌来”创作了反映当代社会生活的短剧《计划生育》、《送子参军》、《戒毒》等,很受村民喜爱。但仅靠他一人的业余创作,远不能满足人们对新剧目的需求。观众大部分是本村的老年人和小孩,以中老年妇女居多。年轻人对傣剧不太感兴趣,他们观看傣剧主要是看热闹或关心一下台上的亲人而已。
盈江县多数傣剧队的现状与官纯寨大致相同,比较普遍的情况是:村民对傣剧有很深的感情,村干部认识到傣剧对丰富和活跃村落文化的作用,并积极参与和支持。有集体收入的村子还给予经费支持。这种完全靠演员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激情,靠朴素的乡情和本土力量来支持的农村傣剧队到底能坚持多久?
代表傣剧最高水平的德宏州傣剧团以强大的演员阵容、齐备的综合演出实力,用最佳的艺术表现力把篇幅宏大、剧情跌荡起伏、人物冲突错综复杂的傣剧奉献给观众。近几年来傣剧团到各地农村演出现场人山人海。在盈江姐到寨演出时,有几位比朗(大嫂)告诉演员“我们已经追着你们几个晚上了,看了你们的八场演出,还是看不够”[2]。然而,州傣剧团却由于长年经费短缺,不仅难于解决队伍建设、人才培养、艺术探索等等问题,就连送戏下乡,满足广大人民的需求也困难重重。在广大农民文化生活消费能力还很低的当地,剧团无法进行市场化运作而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傣剧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一方面是农民不容易看到高水平傣剧,另一方面是傣剧团难于送戏下乡。为此,州傣剧团主动到村寨联系,只要村寨能解决他们从一个演出点到另一个演出点的交通吃住问题,并能在一个演出点演五场戏,他们便赴当地巡回演出。从1995年到2007年州傣剧团在农村演出的场次就达471场,最多的2005年达87场。
傣剧未来的发展出路究竟在哪里?笔者认为有两种:
一是专业团队坚持傣剧的传统化发展,走国内与国际发展的两条道路。在国内提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依靠政府、社会和剧团等多方努力,凭借傣剧团的实力和广大观众群体以及良好的社会影响,保持传统傣剧的艺术风格,坚持把传统傣剧送到广大农民中。
在国际上,扩大与东南亚国家的交流。我国傣族与东南亚国家的傣泰族群是分布于不同国家的同一族群、共同的历史渊源、毗邻的地域、共同的宗教信仰和相同或相似的语言文化使他们长期交往不断。占傣剧剧目较大比重的佛经故事和民间传说故事不仅在德宏傣族地区家喻户晓,而且广泛流传于东南亚国家的傣泰族群中。在全球化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背景下,上述这些优厚的自然历史条件,完全有可能扩大傣剧与东南亚国家的交流。州傣剧团完全有能力担当这一历史使命,以东南亚傣泰族群所熟知的传说故事和佛经故事为主,同时也有反映当代我国傣族人民现实生活的优秀作品进行国际交流,在交流中提升傣剧的地位和影响力,推动傣剧在经济与文化上的良性互动。
另一种是傣剧的现代化,即在内容和形式对农村傣剧队表演的傣剧进行改革。傣剧给广大傣族农民带来了身心的愉悦,农村傣剧队的演员是观众身边的亲人或邻里乡亲,不论是平时的排练还是不定时的演出,都会牵动着许多村民,给文化活动匮乏的寨子带来不少的欢快和热闹。村民们可以借助观看一场傣剧的演出,聚在一起拉拉家常,说说寨子里的事,调节一下单调枯燥的劳动生活。官纯寨的演员告诉笔者:“我有时心情很不好,来到这里和大家一起演戏,唱一会就高兴起来了。”有的演员说:“我身体不舒服躺在家里,通知排练傣剧,我坚持来练,结果病好像好了。”傣剧为广大的傣族农民提供了展示自己风采的舞台,让他们的个人潜力得到开发和挖掘,自我价值得到充分的表达和实现。尤其是妇女,她们从家庭走向舞台,向社会证明自己的能力,这对他们来说是非常幸福和快乐的事,其能力也得到很大的培育和锻炼。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发展是根本,文化建设是关键。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既是当代农村、农业、农民实现持续健康科学发展的要求,也是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有机部分。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更加昂扬向上。”[3]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文化建设,应当充分运用和发挥当地人民所熟悉和喜爱的艺术样式,势必会激发出他们的文化创造力,使他们自觉地成为文化建设者。
农村傣剧队要生存和发展,发挥它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首先应当对它表演的傣剧进行改革创新。创造出以短小精练为主要表现形式,以易排、易演、易接受为主要特点,语言表达通俗易懂,突出民间性、大众性、自愉自乐性的当代新型傣剧。这样的改革完全符合党的十七大精神:“在时代的高起点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创作出“贴进实际、贴进生活、贴近群众……更多反映人民主体地位和现实生活、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文化产品。”[3]
在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中,我们强调在保护中发展民族文化。上述两种模式,一种重在解决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问题,另一种重在使民族文化适应现代化需求,在内容和形式上二者互相补充,齐头并进,而不是截然分开,各自发展。专业团队以继承和保持傣剧的传统特色为主,成为传统傣剧活态的博物馆,同时也表演一些当代新型傣剧,把高水平的传统傣剧与新型傣剧送到农村,带动和指导农村傣剧队的发展,引领傣剧艺术。农村傣剧队以表演当代新型傣剧为主,同时保留部分传统剧目的演出,满足广大群众对傣剧的不同需求。
(本文原载《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岳春]湄公河次区域泰国山地民族舞蹈文化研究

下一篇[巫达]颜色、象征与国家权力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