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民俗文化网 用文化助力世界可持续发展

欢迎访问世界民俗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民俗研究 > 中国民俗研究

[巫达]传统宗教与凉山彝族的文化认同



作者:巫达       来源于:中国民间故事网


凉山彝族有四个等级,分别叫诺、曲、阿加、嘎西,汉语分别翻译为黑彝、白彝、安家娃子、锅庄娃子。等级顺序从诺到嘎西一级比一级低,诺最高,嘎西最低。四个等级采取严格等级内婚制,诺自认为血统纯正高贵,不愿意和其它等级人士通婚。这种现象目前仍然还有影响,在城镇里,少数参加工作的人有跨越等级界限结婚的,但在农村,等级内婚现象仍然很明显,跨越等级通婚阻碍重重,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彝族的等级是怎么产生的呢?学术界对这个问题有过激烈的讨论,很多人的观点是从马克思主义阶级产生理论来探讨的,认为彝族的等级是民族内部阶级分化的结果。我自己有一种粗浅的看法如下:凉山彝族的等级不是阶级分化的结果,而是不同族群融合后形成以元族群为单位的不同等级。我一直坚持彝族是多元的观点,这个多元的含义就是说彝族里面包含了古代许多不同的族群成分。从这个想法考虑,我认为凉山彝族四个等级中处于最高等级的“诺”是古代一个征服族群,这个征服族群由于人数少于凉山的原住民,很快在文化上接受了原住民的文化,但在其身份上保留了“高贵”等级。正如满族征服中国并统治中国两百多年以后,文化上已被汉族所同化。如果仅仅从文化上看,目前中国政府识别的汉族和满族都是共享相同文化的“一个民族”,他们都采用相同的文化形式。假如在清朝有一个更高一层的权力机构把他们(汉、满)划成一个民族,那么,旗人属于“高贵”等级,汉人则是较低等级,其它民族则是更低的等级。如此理解凉山彝族的话,“诺”就像旗人,人数少,被“曲”同化了,但因为诺是征服族群,自认为贵族阶层,曲则是平民阶层。当然,我这里所举的例子不一定是恰当的,因为历史文献很清楚记载,汉和满是两个不同的民族。在凉山地区历史上曾有一个族群叫“邛人”。凉山自古就是“邛人”的居住范围,今天的西昌市就是因为有邛人居住所以叫邛都。《后汉书》说:“邛都夷者,武帝所开,以为邛都县。无几而地陷为淤泽,因名为邛池。南人以为邛河。”①邛池或邛河,即今天凉山州州府西昌市的邛海。今天的四川省邛莱县,古代的时候名叫临邛县,据《华阳国志》记载,临邛县在“(蜀)郡西南二百里,本有邛民,秦始皇徙上郡实之”②。邛的发音与凉山彝族的平民等级“曲”接近,我认为他们有同一来源。邛人先居于凉山地区,诺是后来的征服者。诺极有可能是前文所说的进入凉山的古羌人。
 
五、小结
 
综上所述,文化认同是族群建构的重要内容,作为文化重要内容的宗教信仰体系最为明显地反映出文化认同对于族群建构的重要性。本文从凉山彝族对神鬼世界、灵魂世界以及对沟通人与神鬼的神职人员毕摩的认同,简单勾画出了传统宗教与凉山彝族的文化认同。我同意族群认同具有主观认同的观点,当然也包括他人对这个族群的认同。很明显,出生在北京的彝族人,即使已经在文化方面转用了汉族的文化,他们也会认同其彝族身份,别人也会认同他们的彝族身份。在这种情况下,对彝族文化认同与否并不影响他们的族群认同。因为他们自己认为自己是彝族人,这就是族群认同的主观性。这也说明族群和文化的不对等性,不是所有彝族都认同彝族文化的。我自己并不信鬼神、不信毕摩,但我认同彝族。但是,我的情况是后天教育起的作用,如果凉山地区的人都像我不信鬼神、不信毕摩,那么也就无从谈起彝族这个族群了,因为一个族群是不能凭空想象出来的,族群的建构是建立在一定的文化认同的基础上的。对某个族群的文化认同现象的探讨与研究,正是开启该族群认同和建构的钥匙。
 
注释:
①转引自金克斯《文化》第8页。俞智敏、陈光达、王淑燕译,巨流图书公司,1998年。
①这是我的博士论文指导导师陈志明教授提供的,特此致谢。
①莫俄体古兹是甘洛县的称法,其它地方也有叫恩体古兹的。
①本文的彝语记音采用国务院批准推行的《彝文规范方案》的注音符号记录。
①见/新校本新唐书/列传/卷二百二十二下列传第一百四十七下南蛮下/两爨蛮第6315段,台湾“中央研究院计算中心”二十四史网络版。
②迷信:借自汉语,彝族用汉语称自己的宗教信仰时叫“迷信”,应该是“文革”后的借词。
①语言使用人数是根据1990年人口普查数据推测的,并没有具体的材料可供参考,特此说明。
①《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卷86,第2852页。中华书局标点本,1965年。
②《华阳国志·蜀志》卷三,第35页。商务印书馆《国学基本丛书》本,1933年。
参考文献:(按作者姓氏音序排列)
阿都木支,1996,“学毕摩的一段经历”,载《美姑彝族毕摩调查研究》,凉山州美姑县:美姑彝族毕摩文化研究中心办公室编。
陈康,1998,“彝族文化志”,载王尧主编《彝、纳西、拉祜、基诺、傈僳、哈尼、白、怒族文化志》,“中华文化通志”第三典“民族文化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陈康、巫达,1998,《彝语语法》(诺苏话),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陈士林,1984,“彝楚历史关系述略”,载《楚史论丛》初集,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陈士林、边仕明、李秀清,1985,《彝语简志》,北京:民族出版社。
方国瑜,1959,《彝族史长编》,昆明:云南大学油印本(1984年在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更名为《彝族史稿》)。
方国瑜,1984,《彝族史稿》,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
费孝通,1989,“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载费孝通等着《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文章来源:巫达网站
【本文责编:王娜】



 7/9   首页 上一页 5 6 7 8 9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都永浩]中国北方渔猎民族的历史演变

下一篇[巫达]尔苏语言文字与尔苏人的族群认同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