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民俗文化网 用文化助力世界可持续发展

欢迎访问世界民俗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民俗研究 > 中国民俗研究

[黄必成]壮族悲歌:遗落的“山诗经”



作者:黄必成       来源于:中国民间故事网


  悲歌流传至少百年

  苦难叹唱成歌,口口相传并用方块字记录

  此后20年间,忻城县民俗研究专家还不断地从民间搜集到有关壮族悲歌的手抄本。其中有一位献出手抄本最多的农民歌手,至今令樊圣林难以忘怀。

  这位农民歌手叫蓝光荣,家住忻城县果遂乡同乐村。2006年4月,樊圣林到果遂乡搜集民间故事,听别人说蓝光荣家存有好多本壮族悲歌手抄本,立即跋山涉水赶到同乐村,找到了蓝光荣。蓝已是年迈的老人,他用颤巍巍的手从卧室木柜里,搬出了70多本自己手抄的歌本,其中长歌《潘英妹》是其于1992年11月12日所抄。

  老人告诉樊,这是他一辈子的心血,可惜现在很多年轻人,都不懂得唱这些歌曲了。如果没有人来把它们收集保存好,估计等他去世以后,这些歌本将被毁掉。他愿意献出这70多本歌本给国家,同时也了却一桩心愿。一个月后,当樊圣林再次来到同乐村时,蓝光荣老人已去世。

  通过搜集民间资料,结合当地的历史记载,研究人员认为,壮族悲歌在当地流传时间至少有一百年。目前搜集到距今时间最长的手抄本,是由一个叫刘光和的当地人于民国十四年(1925年)正月十九日所抄。该手抄本没有歌名,里面的歌词主要是一问一答的形式呈现。

  樊圣林告诉记者,壮族悲歌的形成,首先是由当地农民根据发生在自己身上或者身边人的苦难,叹唱成歌,然后由当地民间歌手根据口口相传记录下来,形成手抄本。

  樊说,由于忻城是大石山区,主要居住着壮族等少数民族人口,从隋朝末年至清代,由于封建统治者实行民族歧视,不允许当地办学堂。期间,从元朝末年至清朝末年近千年间,当地一直实行土司统治制度。土司统治期间,更是禁止民间唱歌,认为唱歌是一种伤风败俗的行为。这种现状,一直维持到清朝光绪三十二年(1906)土司制度被废除。土司制度被废除后,当地老百姓压抑已久的情感,得以在唱歌时释放出来。当地壮族人由于没有进过学堂,只能靠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壮族方块字,将歌词一一地整理出来。

  研究人员发现,壮族悲歌最早出现在汉族的师公圣经里,里面融入了原始的壮族悲歌元素。清末,壮族悲歌在民间开始传唱,最盛行的时间是在民国期间,大多数手抄本是记载这一期间的人和事。

  继承面临后继无人

  悲歌均为壮文方块字,年轻一代鲜有人懂

  令民俗研究专家感到担忧的是,目前会唱壮族悲歌的,往往是六七十岁以上的老人,年轻一代对这些歌曲不感兴趣。这些年来,当地也没有组织过有关壮族悲歌的演唱比赛,很少人知道有这么一种唱曲存在。

  “随着一大批民间歌手和那些会唱歌的老人陆续去世,壮族悲歌将会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境地。”樊圣林说,壮族悲歌之所以面临这种境地,一方面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重视不够,年轻一代普遍喜欢现代的文化娱乐方式;另一方面是,流传下来的壮族悲歌几乎是用壮文方块字抄写,现在的年轻人很少能看得懂。

  当地文化部门对壮族悲歌的研究,同样面临着诸多困难。根据上级部门的要求,这两年来,忻城县文化馆一直在组织力量对搜集到的壮族悲歌进行翻译和整理,以便出书。由于很少人能看得懂壮文方块字,因此对这些手抄歌本的翻译,往往就落在极少数民俗研究专家的头上。而整理那些歌词,则是一项浩瀚工程。由于壮文与汉文在造句方面有很大的不同,将这些歌词翻译成汉文,需要将壮文语句结构进行很大幅度调整,因此,在翻译之前,都要对整首歌词仔细研究和斟酌。樊圣林说,要想把目前搜集到的200多首歌词翻译出书,至少还要两年时间。

  在历史长河中,由于壮族文字支离破碎,不能统一,很多史实不能记录下来。“壮族悲歌”的发现及有效保护,为研究土司文化乃至壮族文化提供了宝贵资料。这正是壮族悲歌的研究意义所在。

  去年和今年,忻城“壮族悲歌”先后被成功列入来宾市和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正在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广西新闻网-南国今报 2009-12-26 08:07:00



 2/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湖北南漳发现光绪年间“梁祝”唱本

下一篇一份六百年前的“契约”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