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作者: 来源于:中国民间故事网
1月11日,中国国际展览中心,2018北京图书订货会上,四川出版展区人头攒动。
当8位青年男女身着不同类型的彝族服饰款款走出来时,喧嚣停止了。这些年代久远、制作精美的彝族服饰,把观众带入了彝族文化的奇妙世界。大家目不转睛地盯着这些像是穿越而来的俊男靓女,不约而同地拿出手机拍照,记录下这难得的视觉盛宴。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些罕见的彝族传统服饰的收藏者,竟是一位帅气的“85后”。云南楚雄的彝族小伙温浩东历经15年,收集彝族传统服饰数百套(件),其中大多是自清后期至民国百年间的传统服饰,涵盖了彝族服饰的六大类型和各主要彝族支系的服饰。他把这些珍贵的服饰资料,都收纳进了自己的新著《中国彝族传统服饰图典》一书中。
著名彝族诗人、中国作协副主席吉狄马加对温浩东倾心保护民族文化的行为赞叹有加。他说,一个80后年轻人,为中国彝族传统服饰做了如此大量的搜集、整理研究工作,“不仅仅对彝族,而且对整个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的文化基因库的保存和传承,都有巨大意义。”
年轻的温浩东,就像一位盗火的普罗米修斯,用他十多年的青春和积蓄,为彝族传统文化保留了珍贵的“火种”。
温浩东(左)15年致力于收集彝族服饰
18岁邂逅彝族服饰,为之倾倒
温浩东有一个彝族名字,叫鲁且。虽然是生长在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的彝人后代,但作为一个在城市里长大的孩子,温浩东坦言,在他18岁以前,他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并没有太多的留意。
2002年彝族火把节期间,作为美术特长生,温浩东在油画老师的带领下到彝乡写生。这是一次颠覆美术观念的旅行,他在课堂上所接受的“注重色彩和谐”的美术教育,在彝乡的绚丽色彩中被彻底动摇了。
“彝族服饰上,各种对比色放在一起,却没有丝毫的不和谐。制出这些服饰的彝族女人,甚至没有上过学、没有接受过任何色彩配色的培训,就是按照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方法,凭着对天、地、自然、万物的理解感悟,用最淳朴、自然的方式表现出来。”温浩东说。
这个发现让温浩东很震惊。采风时间短,他决定购买一套回家做色彩运用的研究。这就是他第一套藏品的由来。
回来后,温浩东对这套服饰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发现彝族服饰不仅配色大胆和谐,纹样中更是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工艺精美的织绣、对比强烈的色彩、复杂流畅的纹样、复杂多样的款式,见证了彝族人的岁月变迁。衣饰中的飞禽走兽、日月星辰都来自于彝族人守护的家园,与彝族的社会历史、民族信仰、节日庆典、婚丧嫁娶密不可分。
自此,温浩东打开了一扇奇妙的彝族文化大门,踏上了收藏彝族服饰的艰辛之路,一路走来15年,从未停下。
与时间赛跑的收藏之路
高考之后,温浩东被录取到云南民族大学民族民间美术专业学习。
由于专业的关系,他有大量时间在民族地区采风、写生,足迹遍布彝族聚居的村村寨寨。那些年,他记不清自己穿坏了多少双鞋子,多少次被村子的大狗追赶,多少次和彝族老人把酒言欢……
遇到心仪的彝族服饰,他会想方设法买下来。“那时候,衣服也不贵,几十块、几百块就能买一件。村寨里的人都很朴实,看到我喜欢,也不要高价。”温浩东说。
2007年,大学毕业后,一心想要进博物馆研究彝族服饰的温浩东,由于种种因素,进入了一个与民族文化完全不相关的行业。在工作之余,收藏彝族服饰成为了他的精神支柱。
由于没有足够的时间下乡,温浩东就从专业的“文物贩子”手中购买。
从2007年至2013年,温浩东几乎每年都有两次去贵州凯里“淘宝”。凯里是西南地区较早对外开放的地方,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有人收集民族手工艺品,在这里买卖交易,近年来凯里逐步成为亚洲最大规模的民族文物交易集散地。
到凯里来购买民族绣品、服饰的大多是外国人,因此,温浩东受到的也是“国际友人”的待遇——一套衣服动辄要价10万、20万元。靠工资收入来搞收藏的温浩东,花光了自己的工资不说,实在没钱了,只能请父母动用积蓄帮忙,还两次向银行贷款。
在凯里,温浩东像是在与时间赛跑:有年头的彝族服饰越来越少,心仪中华民族瑰宝的外国人却越来越多。
有一次,温浩东看到一件彝族服饰单品,店家要价2万元。他当时没买,想把价格压低到1.5万元。不料,第二天他再去时,却发现衣服不见了,店家说,被一个外国人买走了。温浩东懊悔不已。
15年来,收藏彝族服饰成为温浩东最显著的标签。他的亲朋好友知道他有这个爱好,纷纷为他提供线索。在大家的帮助下,他收集了数百套(件)不同类型的彝族服饰。
出版图书,让更多人共享无字的“民族史诗”
为了收纳这些珍贵的衣服,减少织物的折痕和破损,温浩东购买了1米多高的收纳箱,还专门制作了承重架。他细心地将不同面料、材质的服饰分开收纳,用宣纸隔开衣服,放上干燥剂和防虫药。每隔一段时间,他都要打开收纳箱看看,与这些“老衣饰”对对话。
15年的浸润,温浩东已经能清楚地听到“老衣饰”的呼吸。这些服饰就像是一部彝族的无字史诗,告诉他一段段历史和一个个故事:从一件战袍中能看见彝族男子的血性威武和气宇轩昂;从一件奢华礼服中能看见土司家的兴衰和鲜为人知的血泪;从一件嫁衣中能看见母亲怀着祝福和依依不舍的复杂感情,坐在火塘边飞针走线……
温浩东的藏品越来越多,很多对彝族文化感兴趣的朋友闻讯前来参观。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为了让更多人欣赏到彝族服饰的万千气象,温浩东也多次举办收藏展。
2010年彝族火把节之际,温浩东在四川西昌火把广场举办了中国彝族传统服饰展。在这里,他遇到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巴莫曲布嫫。得知当时展出的“老衣饰”都是温浩东一个人举数年之力从川、滇、黔三省彝区搜集并珍藏起来的宝贝时,巴莫曲布嫫对他“一个人的文化行动”,表示了由衷的赞叹。
然而,办展览是一项成本很高的展示方式,受众有限不说,服饰在运输、展示的过程中受到的磨损也很大。如果出成书,那就能最大化地展示收藏成果,让更多人便捷地接触到彝族服饰文化。
在巴莫曲布嫫的帮助下,温浩东与四川民族出版社达成了合作协议。他把所有的藏品从平面、立体、细节等不同角度拍成照片,详细标明尺寸、属地、年代、款式、纹样、工艺、穿着搭配等文字介绍,形成了《中国彝族传统服饰图典》一书。全书图文并茂,以图说文,以文证图,最大限度地展示了彝族服饰文化风采。
对于这部图典的价值,巴莫曲布嫫在该书的序言中写道:随着传统社会的急速转型,各地彝人的经济、文化和日常生活已经发生了重大变迁,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尤其是一些宝贵的手工文化因子正在消失。因此,通过脚踏实地的行走去山野乡间搜集和收藏留存在民间的手工成果,再用相机的镜头语言去记录、保存和阐释,不仅意味着在用脚步、用眼睛去建立一种系统化的实物—视觉叙事,也意味着在用心灵去发掘手工文化特质、感知民众身体实践以及探索人类文明的学术实践过程。
新书的出版,对温浩东来说,是人生的一件大事。但他说,这只是一个新的起点,他将在民族文化研究的道路上,一直坚持下去。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报》2018年1月19日
【本文责编:程浩芯】
上一篇: 记录中国非遗人的坚守与荣光——2017“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揭晓活动侧记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