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作者: 来源于:中国民间故事网
本报讯(记者 潘彧)今年5月14日凌晨2时,莞城年过九旬的张佛老人(真名张金培)永远闭上了他的双眼。随着他的离世,东莞制作千角灯的老艺人已经全部离世。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千角灯的唯一传承人,张佛老人刚刚被选为第三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公示期刚过,还没有正式宣布,却斯人已逝,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千角灯面临“香火难继”的局面。
莞城千角灯唯一传人离世
“他的去世是一个重大损失。” 谈到张佛老人,莞城区文化服务中心负责人王柏全非常沉痛。
据了解,源于宋朝皇家的“千角灯”为纸扎工艺,其精妙之处就在于灯的结构有1000个角,每个角可点燃一盏油灯。张佛老人15岁就随师傅做彩灯。
2004年,广东省民协启动了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当时还在世的尹全和张佛老艺人废寝忘食,追忆40多年前扎制千角灯的经历与细节,还带上一家三代上阵,夜以继日地苦干了8个月,千角灯终于重现人间。在2005年中国沈阳国际新春灯会上,千角灯喜获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等部门设立的山花奖金奖第一名,以及“中华第一灯”的美誉。
或“子承父业”申报传承人
千角灯的唯一传人过世,是不是说明千角灯真正失传了呢?“其实也不能算失传,他的儿女都会做一些,可以算是千角灯的传人。”莞城区文化服务中心负责人王柏全介绍。他告诉记者,在2004年那次制作千角灯的过程当中,两位老人的儿女都参与了全部的制作过程,学习了一些千角灯的制作工艺。
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负责人告诉记者,虽然老人已经过世,但是传承人的名单还会照常公布。不过东莞市政府应该会再要求他的子女“子承父业”再次申报传承人。
留下工艺制作的文字和影像
王柏全告诉记者,好在2004年老艺人重新制作千角灯时,留下了大量的工艺制作的文字和影像。“我们当时记录了千角灯制作的所有过程,现在我准备把这些图片和文字整理出来,好好保存,以免年代久远再次散失。”他告诉记者,他希望这些资料能够最终出书,让更多的人了解千角灯。
千角灯:
东莞“千角灯”的制作仅是东莞赵氏家族所独有。据有关史料和《赵氏族谱》记载,赵匡胤的小妹赵美容(皇姑)因逃难定居东莞。她凭记忆中皇宫灯的样式,指导莞城艺人扎作“千角灯”,并亲手绣上“二十四孝图”的灯带24条,称为“皇姑带”。
“千角灯”是宋代八角宫灯的形式,有一千个角,缀有一千盏灯,灯身为多个不同的立体三角形组成,集书画、剪纸(刻纸)、刺绣等优秀民间手工艺于一体。在东莞方言中“千角灯”和“千个丁”语音相同,寓意“百子千孙”传宗接代的意思。2006年5月20日,东莞“千角灯”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
文章来源:新浪 2009年05月18日04:03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篇: “瞎话”能讲三天三夜不歇口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