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作者:赵迎芳 来源于:中国民间故事网
二、生产性保护
如果说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在档是消极保护,对于今天仍有市场需求和受众认可的非遗,则应积极保护,保持其内在活力,使其在当代社会中得到新的发展和活态传承。活态传承是非遗保护的特殊要求,是一种更为深刻的保护。
生产性保护方式的提出,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新的路径。“生产性保护”的含义实际是指通过商业活动使一些传统艺术、技艺和活动进入生产与消费市场,在当代文化环境中发展,从而真正实现保护和振兴。通常人们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方式保护主要适用传统工艺类。实际上,传统民间艺术,比如民间歌舞、传统曲艺等同样需要面向市场、面向大众进行创作。就连民俗节庆,也应在保持其内涵的基础上,与市场结合,与现代人的消费习惯相结合,与经济效益结合,这也是广义上的生产性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对应的英文是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严格地说,在中文的语境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可能会引发误解和歧义的词语。遗产,意味着死去、过时、没落之物,至少是不再完全发挥效用的文化。而英文中的Heritage,更有继承、传承之意。在日本,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对应的词汇是“无形文化财”,非遗传承人叫作“人间国宝”,非常传神地表达出非遗的特征和价值。非遗并非是“遗留物”,而应该是一种还活着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传统技艺、民间曲艺歌舞和民俗文化等非遗的一部分随着传统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而消失了,但另一部分正通过转化和创新继续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成为现代社会文化和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文化资源。
至今还有人主张非遗保护传承应保持“原生态”“本真性”,即所谓的原汁原味传承,如果强调过头,不仅不符合文化传承的历史实际,还会把鲜活的文化传统变成僵化的木乃伊。传统是在长期实践中从无到有,从单一到丰富,逐步积累的。传统非遗文化发生发展的社会背景与今天的社会经济发展以及生活方式截然不同。因此非遗并不存在一个固定的版本或本真样貌,不变是暂时的,变化才是永恒的。《舌尖上的中国3》饱受诟病的原因之一就是观念腐旧,尊古抑今,时刻都在传达对农耕文明的咏赞,对古法、手工的推崇和感动。最早的未必是最好的,更可能是蒙昧落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不能带来新的创造力,没有受众的欣赏、分享,很难形成文化认同,也不可能实现活态传承和可持续发展。
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生产性方式保护的时候,应该进一步解放思想,理清思路。一是要面向市场。非遗是实践的,离开大众实践、离开受众,没有使用和欣赏,是不能构成完整的文化传统的。一些技艺如杆秤、算盘、宝剑等,在工业化时代,其实用性就逐渐减弱,只能作为一种文化遗产来保存,不再适合生产性保护了。而另外一些传统技艺,比如纺织、制瓷、制茶等,本来就具有商业特征,在传统中国社会中,都是人们须臾不可离开的生活方式,之所以能够产生和发展,是因为有市场,有消费需求,所以才能够传承千百年生生不息。发展才是硬道理,生产和创新开展得越好,受众越多,这项遗产就越富有活力。传承人的传承与实践能力,不仅包括知识与技能,也包括获得经济效益的能力。非遗传承人生产或创作的产品和服务(物质与精神两个层面)得到市场认可,创造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传承人提供有尊严的社会生存空间,从而激发传承人创造创新,如此周而复始,才能形成良性循环。生存是第一要义,否则他必然会选择其它能够使其有尊严地生存下去的生活方式。
二是要精修深研,提高技艺。手工技艺的传承和发展,需要耐心,需要精益求精,并与当下审美、应用场景相结合,才能创造出有核心竞争力的品牌。在中国,有很多手工艺城市,如陶瓷之乡景德镇、江苏的紫砂壶之乡宜兴、刺绣之乡的镇湖等地都聚集着几十万的手艺人,切磋互鉴,推陈出新。在日本,工匠精神被发挥到极致,每一样物品都是兼具人性化和趣味性,精工细作又富于美感,所以日本制造才能在国际上收获巨大的人气和利益。中国号称是纺织大国,丝绸之路的发源地,但是顶级的丝绸纺织品却并不是中国制造。奢侈品品牌爱马仕的丝巾,在中国只是优选蚕丝原料,纺织和印染工艺都在法国里昂完成。人心浮躁,快速出品,短期内通过一个产业项目似乎实现了生产性保护,但工匠精神的培养远非一朝一夕之功,对于一项技艺的长远发展来说,传承人潜心钻研,提高技艺,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才是根本。
三是要技术创新。生产技艺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技术创新从未中断。从纯手工到半机械半手工,到引入新的材料和工具,引入现代生产和技术标准,一方面降低了生产成本,节省了人工,同时提高了产品质量,有些产品还实现了规模生产。如将纳米技术运用到刺绣中,使其不怕水,也不怕脏,不怕发霉;风筝的制作中,将风筝与轮轴结合,放得更高更远;一些木工艺人将电脑与手工雕刻结合,使家具上的纹饰丰富生动,等等。手工艺与高科技结合正成为一种趋势。传统与现代、与高科技结合,提高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竞争力,使传统技艺得以复兴,甚至成为当地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在工业化条件下如何理解和看待手工制作和手工技艺,也有不少问题和理念需要厘清。当前仍有不少人把手工制作玄化,错误地把因材料、技术所限形成的生产方式简单地等同于传统,认为传统技艺与现代技术过于亲密是“重术轻道”,认为非遗的商品化、规模化生产会使非遗生产的仪式、技艺等精神内涵被忽视。手工制作最基本的内涵是:个人持有的独到手工技艺对生产过程的重要介入,这必然是高科技无法取代的特质,比如造型的创意、酿酒工艺中制酒师的勾兑和调味技巧。材料和工具,都是特定资源约束和一定阶段科学技术水平的反映,传统手工艺并不排斥工具的改进。事实上,完全不使用任何机械辅助的纯手工产业已经不存在了,如面食加工中的斩拌、滚揉和剪切;酿酒工艺中酿酒用水和酒体杂质的专业过滤。把辅助机械剔除不仅不现实,也与人类文明的发展相悖。把祖先所传传统技艺原汁原味继承传承下去,是食古不化,既无必要也做不好。该传统的要传统,该现代的要现代。传统生产方式与现代工业生产方式应该互补、共存。
传统民间艺术,最早的功能可能是祭祀,后来由娱神转为娱人,成为人们生活中必需的精神文化产品。城镇化、现代化的进程同样使传统民间艺术等非遗项目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传承危机。特别是随着互联网发展的日新月异,娱乐形式日益多元,传统民间艺术表演的生存空间日益缩小。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消费行为成为衡量文化活动影响力的重要指标。民间艺术的创作生产同样应当不断改进、参与竞争,有了观众的接受和欣赏,这种文化样式才能保持生存下去。保护非遗,不仅是保护昨天的文化,更是为了创造明天的新文化。要“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一些艺术家从非遗项目中汲取营养和元素,实现了传统艺术的传承创新。蔡国强的装置艺术作品“草船借箭”取材于《三国演义》的故事;杨丽萍新孔雀舞即是脱胎于傣族孔雀舞;谭盾的音乐作品也是将少数民族本土音乐与交响乐融合创新产生的当代艺术;莫高窟经典“飞天”形象也被用于热门游戏造型。笔者认为,不必担忧对戏曲、曲艺等传统艺术的包装和润色会脱离传统、伤及其文化基因,也许只有这样才能使非遗传承突破瓶颈,赢得更多观众尤其是年轻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伦理原则》也强调,对年轻人参与应给予特别关注。根据淘宝发布的《非遗老字号成长报告》,2018年购买非遗、老字号的淘宝消费者中,80后群体占比约为39%,90后群体占比达到32%。年轻一代已成为传统文化消费的主力军。只有让更多年轻人成为消费者和传播者,传统文化才能不断焕发生机。青春版昆曲《牡丹亭》不失为一个成功案例。为吸引年轻观众,青春版昆曲《牡丹亭》的选角全部使用年轻演员。传统昆曲唱腔过于冗长、节奏缓慢,观众难以接受。剧组在唱腔和旋律上借鉴西方歌剧,加入了大量的幕间音乐和舞蹈音乐。在服装、舞美方面,也都大胆创新。有报道说青春版《牡丹亭》使昆曲的观众人群年龄下降了30岁,从2004年公演到现在,在各大高校不断受到广泛好评,提高了学生们的审美情操及艺术品位,成为戏曲界的一个现象级作品。
在遇上互联网与移动终端这个庞大变量之后,传统曲艺普遍面临如何与新形式交相融合、借势而变、寻找新出路的问题。近年来,传统相声也在尝试创新发展,经过线下演出、线上综艺的不断培养,相声市场不断在寻求着商业化路径。现在青年观众群体的兴趣和消费习惯都已经“互联网化”,传统曲艺形式要想融入当下社会,需要争取今天的青年观众,需要具备更细致的“用户思维”,深入研究当下综艺市场。《新春相声大联欢》《相声有新人》都以“跨界”为主打特色,在内容和形式上皆采用“混搭”的新颖手法,通过全新的视角来展现相声这一传统民间艺术。
为吸引年轻的消费群体,除了内容方面的创新,还要把传统民间艺术的消费嵌入各类消费场所,提升文化消费便捷化水平。如东京一个极具当代风格的商场中,地下一层嵌入了日本传统艺术形式之一的能乐剧场,非常受年轻人喜欢,每天的演出场次都供不应求。经营者认为,越“现代”的商场,越要有令年轻消费群体有陌生感的元素。在国内,重庆磁器口古镇、网红之地洪崖洞,就是在人流密集的民俗美食街、商业街设置多个剧场,表演川剧、昆曲等传统艺术,吸引众多年轻消费者。
民俗节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占有重要位置。传统节日是民俗文化的主要内容之一,它承载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是民众精神信仰、审美情趣、价值观念等伦理关系与消费习惯集中展示与传承的文化空间。随着传统的社会生活场景烟消云散,节庆习俗的内容势必相应作出改变,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并非来自人为的提倡与扶植,而是文化演进与社会生活调整的积极结果。我们没有必要全盘照搬昔日民俗事象,中国传统节日要想振兴,需要丰富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形成新的节日习俗,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其中与现代文明理念相冲突的部分民俗,应该毫不惋惜地予以扬弃。以春节为例,春节的习俗包括祭祖、贴门神、贴年画、穿新衣、放鞭炮、守岁、拜年、吃饺子等等。在现代家居环境中门神年画不易粘贴,不合时宜,已逐渐淡出生活场景。而短信、微信拜年和发红包正在成为新的民俗。在高楼林立、人口密集的大城市燃放烟花爆竹,除了酿成火灾和爆炸事故,还造成噪音污染、空气污染,危害人体健康,作为一种陋习已被很多城市明文禁止。“以人为本”“与时俱进”应当成为民俗节庆传承的基本原则。
传统节日具有积极的演化能力。从实践来看,各大传统节日确实都在积极调适,很多传统节日节俗重心发生转移,有了“现代过法”。比如七夕习俗最初从求子巫术演变而来,至汉代演变为乞巧习俗,后来融入牛郎织女忠贞爱情的传说。如今的七夕,已经演变为“中国的情人节”,商家们推出的各种针对“有情人”的商品和服务,参加相亲交友等以爱情为主题的活动,俨然成为了七夕节的“新民俗”。许多民俗学者对此持反对态度,认为这是牵强附会,并极力主张恢复七夕乞巧促织的主题。但针线女红已不再是当今女子的日常劳务内容,乞巧习俗失去了生活的依托。今时今日,全盘照搬昔日的节俗事象,固守传统形式,既无可能也无必要。而七夕的爱情主题,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可。此外,也没有必要因为强调传统而排斥圣诞节、情人节等洋节。在某种意义上,它是对我们传统节庆的补充。传统节日正在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缩小了地球上的时空距离,正所谓“环球同此凉热”,人们都期望过一切富于人性之美和人性之趣的节日。世界文明的未来可能趋于同质化,新民俗趋同色彩,是难以避免的。日积月累,这些外来节日可能也会逐渐变成我们节庆民俗的一部分。
民俗节日必定会越来越多地融入现代生活的内容,被不断注入新的内涵。我们强调传统节俗保护,主要在于保护其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和象征意义。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的文化底蕴正逐渐从人们、尤其是年轻人的记忆中淡化,如清明节的踏青、中秋节的赏月、端午节的祛病消灾等。传统节日似乎变成了吃喝玩乐的“假日”,而其蕴含的文化内涵却在不断被简化和忽略。民族传统节日是凝聚民族情感、激发文化认同的重要力量,应该让更多年轻人深入了解各种传统节日和民俗文化的精神内涵和文化传统,培养年轻人的文化认同感。
在当代社会,民俗节庆不仅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还成为重要的文化资源。消费社会和经济全球化不仅把物质产品、也把精神活动转化为市场消费行为。民俗节庆的公众参与度、影响力往往与其经济价值呈正比。圣诞节本是宗教节日,同时也是一场全民消费狂欢。在美国,每年从感恩节到圣诞节的五周被称为圣诞购物季。年底购物季逐渐成为消费企业一年盈利的关键,许多商家这段时间的销售额能占到全年的三分之一。2018年美国圣诞购物季销售额突破1万亿美元大关。传统节庆的保护和传承,必须重视其经济价值,要做到面向市场,与现代人的消费习惯相结合,尤其要重视吸引年轻一代消费群体。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贾志杰】
上一篇: [马知遥 刘智英 刘垚瑶]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的几个关键性问题
下一篇: [杨红]目的·方式·方向:中国非遗保护的当代传播实践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