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作者:张礼敏 来源于:中国民间故事网
二、传统手工艺的商业因素与潜能分析
我们现在所处的由科技革命带来的全面信息化变革的时代,很多传统手工艺及其产品原有的实用价值已然不存。“社会的变迁,势必要使一些东西消失,又使一些东西出现,这是历史发展的惯性”,“保护得再好的老手艺,也无法改变无人使用或日渐稀少的需求这一事实”。手工生产方式在当今经济社会中丧失了主导地位,民众生活和消费发生巨大改变,传统手艺人失去了原有的经济保障和社区尊重,不得不放弃赖以谋生的手艺。这种状况下,何以认为传统手工艺仍然能够在当下民众生活中实现自己的价值?首先解决这个问题,才有讨论其如何创新与发展的空间。
(一)传统手工艺具有先天商业因素
“手工艺”含有两个概念因素,即“手工”与“艺”。“手工”是指制作过程、生产工具及其产品是由劳动者双手在大脑支配下进行有目的的动作及动作行为之后的结果;“艺”一方面是指专门的技术、技艺,另一方面是指渗透了文化持有者的审美能力,其制成品具有某种审美价值。当“手工”产品融入了“艺”的因素,就成为“手工艺”,而“艺”的实践本身也是人类身体劳动的过程和结果。成熟的手工产品,一定有实用目的——孩子的玩具、祭祀的泥塑、祈福的版画、穿戴的服饰。从广义上说,人类以使用为目的进行的手工生产,客观上融入了某种审美观,造成的即为具有审美价值的手工艺产品;衡量手工艺产品优劣的必备要素,是手工技艺产生的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在手工艺演变的一定时段中,实用需求的发展速度相对滞后于审美需求发展,即在实用功能基本完善之后会进入一个稳定期,继续发展的是以实用为前提的审美需求,直到更高的实用需求催生新的技术革命。在工业时代以前,是手工艺的天下。可以说,当时人类所创造的具有形式美的物件,大到建筑、小到荷包,都是广义范畴内的“手工制品”,或称“手艺产品”。人类早期的“手艺产品”,已经在“实用”与“审美”两个方面为其参与物物交换、等价物交换的商业行为做好了价值准备。“无论是大众消费的‘非遗’项目,如年画、剪纸、风筝、玩具、编织、绢花等,还是富豪、收藏家或贵族消费的高端产品,如雕漆、云锦、玉雕、木雕、木作、花丝镶嵌等,无不通过市场而实现其价值。”更好用、更美观的工具或物品,凝结了更高超的手工技艺劳动,往往得到更多的交换机会,从业者也能获得更高利润。随着生产力和经济发展,部分手工制品向重实用、轻审美的方向发展,部分手工制品则偏重审美,进而发展为艺术品,实用价值相对缺失。手工艺产品的实用、手工制作与审美是本质(先天)属性,其商业价值则是社会(后天)属性。不具有先天属性优势的手工艺产品,其商业价值就相对较低,要么手艺人提升技艺,要么被市场淘汰。以雕版印刷为例,唐中叶以后,民间已经开始采用雕版技术刊印日常用书,如历书、医书、农书等。福建建阳书铺新印制的一些书,如《事文类聚》等,吸引“蜀中人士来购者,一次竟以千部计”。当雕版印刷进入文学艺术插图以及民间用书的出版时,市场对雕版印刷技术的审美创作能力起到巨大推动作用。到了北宋,封建经济获得很大发展,促使各项手工业技术有了迅速提高,会子、广告等广泛采用精细的雕版印刷技术,日益精细美观。“(创作)这个作品是什么样的,有什么样的受众群体,是市场的考量。我做我喜欢的东西,可能受众不会很喜欢,市场不会很喜欢。”“泥人张”传人张锠先生曾经讲到:
第一代“泥人张”张明山从小就很热爱泥塑,从小从6岁就开始跟着他父亲学习泥塑技艺。……他想有一些新的表现,就趁父亲出去后做了一些。他父亲回来发现跟原貌不一样了,就很生气。因为当时这是受喜爱的一个题材和塑造,是养家糊口的主要制作,按照现在来讲,是经过市场检验的,是受雇主欢迎的。你现在把它变了,别人是不是还能买?他父亲很无奈,只能拿着这些到市场上去卖。张明山害怕自己做的那些泥塑不能出手,很可能就要挨打,就比往日都早地钻被窝睡觉。没想到他父亲那天回来得比平时都早,还唱着小曲,还拎了些点心,跟张明山的母亲说,今天大家都觉得他(张明山)做的新东西“哏儿”,说“你看这个小猴儿多哏儿!”他的这种作品受到市场欢迎,有人还要再订制。
可见,不被市场认可的手工艺产品,在那个时代同样会失去生存空间,而被市场认可的产品,则会形成自身的影响力,形成品牌。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我们当前的经济社会。这就是手工艺产生的实用因素、审美因素共同构成的商业价值在与商品社会发生互动关联、参与到经济生活时,对产品自身社会意义的实现,也是手工艺人产生社会价值、文化价值的表现。正因为有商业因素的存在,才为传统手工艺的当代生存提供了自洽对接的可能。
(二)当今民众生活存在传统文化的商业空间
改革开放后,当我们体验了工业产品的便捷,同时也发现了它们的情感冰冷、环境污染、精神贫乏和审美单调,“人们对物品并不感到亲切”,又怀念起利用自然物通过手工制作的温情、环保、多样和耐用的生活实用品,“作为生活的好伴侣,这些器物唤起了人们的亲切感与眷恋之情”。这个过程已经在暗示,传统手工技艺是具备在当代社会继续存在的意义、价值和可能性的,传统手工艺的人工价值、民众的审美惯性和工艺品的商业属性仍然可以在当前和今后的社会中找到活态传承的空间。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过程,是因为身处社会转型期的民众,日常生活中的传统信仰、民间审美等并没有发生意识领域的颠覆性转变。吕品田教授认为,民间美术有三种“恒常主题”,显然与人类生存发展所必需的三项基本条件以及生命存在的自然要求保持着对应的关系:一、祈子延寿;二、招福纳财;三、驱邪禳灾。这类精神需求为“非遗”的现代传承奠定了文化基础。
“活态传承”不是局限于文化传承人的生命存在和后继有人,而是指文化本体的生命状态,是农耕时代的文明成果能够在工业时代找到生存空间、拥有生存能力、存续能力。有些“非遗”事象原本在农耕社会生活中并不具备显著的商业价值,但随着社会文化的变迁,其实用功能逐渐弱化,反而在当今社会凸显出审美价值,同时也就具有了被文化创意产业吸纳、开发的潜能。而具备商业潜能的“非遗”事象,则可以通过生产性保护,立足自身的核心技艺与文化价值,在当今时代根据社会需求进行自洽衍变,谋求经济效益,实现活态传承,以至振兴。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民俗学论坛
【本文责编:刘晓】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