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作者:刘正爱 来源于:中国民间故事网
摘 要:在当今国内文化保护运动中,如何界定需要保护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由谁来界定?是我们(学者抑或政府)还是他们(实践者)?界定的标准又是什么?这一系列问题既是运作者面临的实际问题,也是民俗学、人类学需要思考的深层理论问题。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范围的“文化”更多的是学者界定、政府承认的文化,而在当代学术语境中,文化本质主义早已遭到相当程度的质疑。吊诡的是,面对种种政治主张,实践者的文化认同,恰恰基于文化本质主义。尽管他们所主张的本质性文化是建构出来的,但仍采取本质化的形式。对此,不能简单地予以否定,而应通过理性思考,超越非此即彼的二元论模式,回到文化所产生的历史脉络中去。
关键词:文化本质主义;文化的客体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文化认同
(本文刊于《民俗研究》2013年第1期,阅读全文请下载caj版附件。)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博史伊卓】
上一篇: [刘德龙]坚守与变通
下一篇: [刘晓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