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民俗文化网 用文化助力世界可持续发展

欢迎访问世界民俗文化网

[贺学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本质与原则



作者:贺学君       来源于:中国民间故事网


其六,教育原则。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活态性、民间性和生活性特征,它的保护就不只是哪一个时段、哪一个部门、哪一部分人的事,而是一个全社会经常性的事,尤其是一代又一代后来人的事。这就需要教育——向全社会尤其是青年人进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提高整个民族的保护意识,使人人都懂得保护的重要性,明了为什么要保护,以及如何保护,从而造成强大的社会舆论,让“保护”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代代相继。教育还有一个任务,就是加强管理和科研人才的培养,努力提高他们相关的理论、方法和技能方面的能力。这样才能兼顾普及与提高,形成上下互动的良性循环,促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实践中不断扬长避短,走向科学和完善。

需要特别指出,判断一个具体的民俗事项(传统)是否可持续发展,关键看其是否还具有新的生长点。而正确认识这一点,首先需要找准它的“根”,因为这是决定其所以是此而非彼,所以得生而非亡,所以这样发展而非那样发展的生命根据。这种根,于事项外部,表现为最基础的核心结构;内在精神,则凝为最深层的核心价值观。仔细观察,任何历史悠久的民俗事项,都有一个复杂的生命系统,至少可以分为初生态、次生态和复生态。初生态即其生命落地生成的初始形态;如果把民俗事项比作一棵大树,那么它就是最底部的“根”。相对来说,次生态、复生态则是树干和树冠。树根最终决定着树的性质与命运,必须保持安全和基本稳定;树干、树冠由于直接生存于现实之中,需要与环境不断进行信息能量交换,因之显出更多可变的一面。这种可变性聚成新的生长点,正是从这里透出传出发展创新的生命之力。可以发现,凡能延续至今的任何一个传统,必定具有适应时代要求的新内容,不然便只能作为古董被保存。因此,“根”的识别与守持和新生长点的发现与开拓,便成为民俗保护的两项关节之点。这可以说是传统保护的关键之关键。

如果“保护”工程能在这样的原则下进行,可以肯定,保护力度越大,就越有益于对象生命力的恢复与发扬,同时避免新的破坏,真正实现“有效保护”。

下面,以北京妙峰山庙会韩国端午祭为例,略加说明。这两个传统民俗事项都是至今保护得比较好的例子。它们的共同特点如下:

1、保持了独特的民间信仰,守住了生命之本。妙峰山庙会是因为山顶有碧霞元君庙(俗称娘娘庙)而生成的:娘娘信仰是她的精神之魂,独特的朝顶进香活动是她的生命(结构)之本。这种信仰和拜神仪式至今依然是整个活动的基础内容。江陵端午祭的“根”,是贯注着该地区民众共同信仰的那些基本的祭祀礼仪。对此,他们也始终坚守不移。世代以来,不管环境与时代变化有多大,其儒教祭礼和巫祭,均虔诚地按原来程序进行。在民众心目中,这是该项祭祀的灵魂和生命所在,只有行此仪式才是江陵的端午祭。这种认识与守持,有力地维护和传递着活动的原始生命力。相反,如果放弃这种守持,则必将导致自我毁灭。

2、实行开放态势,吐故纳新,与时俱进。在守持生命之根的同时,两者都不守旧。他们很善于把所发现的生长点一一打开,为有效嫁接引进相关的内容搭建通途。这样可持续发展的可能,就转变为生动的现实。新的生长点,在初生态环节并不明显,但也不是根本不可能。韩国端午祭神活动中那些离核心意义较远的娱神仪式,就逐渐附加了民众自娱的成分。北京妙峰山庙会还在保持娘娘信仰的同时,又融进佛、儒、民间神等其他诸神信仰,使自己的根基变得多元化。当然,新的生长点主要还是表现在次生态和复生态环节——这些环节本身潜含了更多可变的基质,其中尤以风物游艺类活动最具开放性,成为古今内外交融的佳境。韩国端午祭以此为契机,积极从国内外引入相关的其他民俗表演及文化活动,融入新时代的文化因素,使之内涵更为丰富,成为“由来最为长久,规模最为庞大的‘综合性’庆典活动”。北京妙峰山庙会在活动中,也在花会表演环节打破旧规,大胆地吸收一些后起的花会甚至近年新涌现的民众表演团体(包括秧歌队、管弦乐队等)加入,使内容更为丰富和贴近现实。活动中,人们除了浸染于传统文化,还可以从新的层面找到共同的感觉和体验,增强有效的集体归属感,在新价值观的认同中促成民众新的和谐一致,从而实现传统的自然蜕变与创新。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贺学君博客
【本文责编:王娜】



 3/5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陶立璠]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评审的理论与实践

下一篇[刘守华]论文化生态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