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生产与艺术品制作
刘德龙表示,时至今日,人们日常生活需要的产品生产,基本上全部采用了机器化生产,而不少并非社会发展和所有民众日常生活必需的艺术品,其生产方式,则保留了几十年、几百年来使用的原材物料和纯手工艺加工制作的传统。机器化生产的产品单一、趋同,缺乏个性,缺少文化内涵和艺术特色,主要是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必需,而很难达到提升生活品质的目的。手工技艺所生产的艺术品则更多地蕴含着人的自然性、社会性、地域性与历史性,文化内涵丰富,艺术品位高,更注重满足人们高雅生活情趣的需求。
在人们满足基本物质生活需求之后,总是对艺术品的需求不断增大,而且对艺术品的制作技艺也越来越关注,最终使传统手工技艺在当今社会生产中占有了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这也是非遗保护的目标之一。
他表示,生产性保护是对传统技艺的传承与保护,并不是要求艺术品的制作过程要“纯手工”,极力排斥其他工具,而是强调要守住手工技艺的核心技艺,就是最能体现劳动者创造力、智慧、能力,以及它的文化历史积淀的那一部分技艺。
“在艺术品制作的过程中,为减轻制作者体力消耗,同时也不影响作品品质的生产环节,当然可以借助工具生产,这样能大大提高生产效率与产量。但是在一些跟人的情感密切结合,在造成其差异性的部分,在人的智慧可以有所伸展的部分,应该高度保持其手工性,唯有如此,才能保证人的智慧与手工技艺的优点得以完美体现。”刘德龙说,艺术品制作过程与日常生活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最大不同,在于核心技艺均由人工完成,这是手工劳动最重要的价值所在,也是非遗的生产性保护的重心所在。对此,有的放矢地进行保护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传统工艺与现代工艺
刘德龙指出,改进传统工艺,充分挖掘传统工艺品的实用性与艺术性的潜力,使之与现代社会的需求相一致,并最终成为领导潮流消费的新坐标,是生产性保护亟须解决的问题。
传统工艺与现代工艺虽各有优劣,不过传统工艺在与现代工艺的市场竞争中劣势明显,传统工艺耗时多、产量小、价格贵的缺点掩盖了其艺术水平高、文化内涵丰富等诸多优点,如果不能及时改进,得不到社会的接受和消费,那么传统手工艺者自然就不能再满怀热情投入到创作当中,传统工艺将面临后继无人的窘境。如何在当代社会为传统工艺找到发展的契合点显得特别重要:一是走精品化路线。国家级非遗名录东昌葫芦雕刻艺术享誉国内外,代表性传承人对作品品质要求很高,每年创作的作品数量并不多,但件件都是精品,每件均以几万元的价格被收藏家买走,高昂的价格是对其艺术品质的肯定,同时也是对传统手工技艺的肯定。二是走大众化路线。传统工艺源于民众生活实践,泥塑、面塑、剪纸等传统手工艺深受普通民众的欢迎,在民间有深厚的群众基础,随着传统工艺知名度的不断提高,更多民众会对其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三是走市场化路线。肥城桃木雕刻在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上两天就接到了四五百万元的订单,通过本次博览会彻底打开了在国内的市场,为肥城桃木雕刻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其实年画、石雕等传统工艺都有旺盛的市场需求,走市场化路线,才使其文化内涵和技艺价值得到更多消费者的认可。
“传统工艺与现代工艺相比,各有优劣。不过目前来讲,尽管传统工艺劣势明显,随着生产性保护的不断深入,传统工艺的知名度会不断得到提升,相信也会迎来发展的春天。”刘德龙说。
“文化的生产与传承从来就不能急功近利,更不能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它需要的是坚守、耐心,甚至是对文化的一种执着。”刘德龙指出,在非遗保护过程中,必须注重其文化底蕴,充分把握生产性保护中的人文内涵。生产性必须服从保护传承的需要,开发决不能改变非遗的内涵,不能一味求大、求全、求新,而是要尊重历史和传统,尊重已经形成的生产方式与销售渠道,坚持传统工艺流程的整体性与核心技艺的本真性,绝不可随意改变非遗的传统生产方式。传统工艺的产业化并非绝不可取,但必须坚持传统工艺的本真性与完整性,切不可将“生产性保护”误读为只讲“生产”,而置“保护”于不顾。
(原文载于《中国文化报》2012年9月14日)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
【本文责编:王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