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民俗文化网 用文化助力世界可持续发展

欢迎访问世界民俗文化网

[郭平 张洁]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2021年度报告



作者:郭平 中国民间故事网


结论

  2021年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在多个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一年。主要表现在以下七个方面:1.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正式走上学科化道路,学界关于非遗学学理、非遗学学科定位的讨论迈上新台阶,非遗学是一门独立新学科的观念在更大程度上获得了共识,其归属问题也进入专业化的探索阶段。2.非遗教育趋向理性化发展,院校在非遗话语实践方面更加以人为本,不仅发挥引导、培养非遗保护传承人才的功能,也身体力行,将非遗内容贯彻到国民教育之中,与传承人之间形成双向造就的机制。3.国际公约及相关文件中理念、概念的解读和在地化实践更加求真,也更为细致,学者们一方面在译介文献上做出了新的贡献,另一方面在借鉴外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理念与经验上取得了新进展。4.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科学化开展,关注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如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乡村振兴、传统工艺振兴和精准扶贫等,充分发挥非遗学作为实践之学的功用。5.学术共同体进一步壮大,协同发展的理念得到深化,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天津大学等高校在成立非遗研究机构、举办非遗论坛、创立非遗学交叉学科学位点等方面,均取得新成就。6.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期刊、学术栏目增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系统刊载非遗研究成果的新锐平台。7.非物质文化遗产各类事象研究继续推进,并与数字时代相联结,定量研究、质化研究等方法得到更多运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在如下几方面存在明显缺憾:1.非遗学如何在拥有独立学科品格的基础上,融合、整合相关学科,从而走上学科体系建设道路,学界尚无共识。2.非遗教育仍然存在乱象,没有形成科学的培养体系,院校在“文化经纪人”角色定位上并不明确。3.非物质文化遗产事象研究方面同质化现象较为明显,多为保护传承经验梳理或在此基础上开展延伸性研究,理论引介、分析或提升较难形成广泛且深远的学术影响力。4.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行动特别是国家相关重大战略实施中,高校更为重视科研活动,与社区合作实践仍显不足。5.非遗学教材匮乏,特别是非遗基础理论、非遗史、非遗方法论、非遗管理等方面,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表明非遗学学科建设任重而道远。

  (本文刊载于《民间文化论坛》2022年第2期,注释从略,详见原刊)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贾志杰】



 5/6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胡玉福]非遗扶贫中受益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下一篇[向云驹]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层级及其呈现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