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民俗文化网 用文化助力世界可持续发展

欢迎访问世界民俗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民俗研究 > 中国民俗研究

[李光荣]论哈尼族神话的优美



作者:李光荣       来源于:中国民间故事网


自然环境不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决定因素,但却是一个重要因素,“它与一个民族的文化有着非常明显和直接的联系”(注:秦家华《哈尼文化与自然生态》,见《哈尼族文化精神论》,李子贤、李斯博主编《首届哈尼族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1996年1月第1版,云南民族出版社。)。要是你站在哀牢山上,观看哈尼族的生活环境,对哈尼族神话以优美为特征就不会感到奇怪了。哈尼族村寨一般建在山腰缓坡地带,山顶森林覆盖,山脚河水涣涣,而山中间,层层梯田依山而造,形成秀丽奇绝的人文景观。走近村寨,你会发现,精巧玲珑的蘑菇房透露着灵秀,村后郁郁葱葱的“神林”又隐藏着几分神秘。明代诗人杨升庵赞美道:“天气浑如三月里,花枝不断四时春。”(注:转引自《哈尼族》,民族出版社,1989年第1版第3页。)在哈尼幽静、美丽的山上,那树、那水、那雾、那田,那花无不给人世外仙境的感觉。许多学者都认为,“在争取天时、地利并与大自然协调相处方面,没有任何集团能胜过哈尼族的”(注:毛佑全《哈尼族文化初探》,云南民族出版社,1991年9月第1版第3页。)。这种与大自然协调相处的精神又源于哈尼族的传统文化。面对千奇百怪的自然现象,哈尼先民幻想出自然的主宰来,他们认为万物都有灵魂。而人和万物的灵魂又都由天神主管着,人必须在天神所给予的范围内活动,与大自然协调相处,才能得到天种的保护,满足丰衣足食、人丁兴旺的愿望。所以,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是哈尼族的文化共识。哈尼族世代山居,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同时,也做到善待自然、保护自然,这样,才有今天哈尼山寨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象相融同构的优美奇观。
吮吸这种文化乳汁成长起来的文学,自然跟它的生活母体协调一致了。哈尼族当代作家虽然几乎都在山寨以外的城市从事创作,但他们的作品绝大多数仍然渗透着哀牢山的优美格调是极好的例证。但我这里所说的也许是从哈尼族祖先那里流传下来的神话,其产生背景与今天原哀牢山风貌相反,为什么也是优美形态呢?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我们今天所见到的神话是80年代才收集整理的神话。这些故事的讲述者当然是土生土长的哈尼人,整理者也主要是哈尼人,他们虽然和当代哈尼作家一样生活在城里,但和他们一样保持着哀牢山的文化和性格特征。另外,我们还必须看到,这些故事不知在哀牢山流传了多少年,有的就产生于哀牢山,它们必然打上哀牢山的印迹。
在哈尼族神话中,人和自然协调相处的情形无处不在。《动植物的家谱》、《塔婆取种》说人和动物源出一母,《人鬼分家》说人和鬼原先也是亲兄弟。植物是人从天神那里取来为己所用的,它们也有神灵,人必须和他们友好相处。在这类神话故事里,人和自然万物不是处于对立状态,而是处于和谐友好的关系中。这样的故事无论如何激不起人的崇高感,它给人的是轻柔、婉转、和谐等属于优美审美的感受。
 
 
和谐特征不仅表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还表现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哈尼族是一个和平友善的民族。他们与人相处讲究尊重、谦让,追求平等、和睦、友好的关系,简言之,即和谐。“和谐是优美区别于美的其他形态的基本美学特征”(注:徐之梦等著《美与审美》,机械工业出版社,1993年5月第1版第154页。),这是美学界的共识。王朝闻说:“优美作为美的一般形态,侧重于展示客体与主体在实践中经由矛盾对立达到统一、平衡、和谐的状态。”(注:王朝闻《美学概论》,人民出版社,1981年6月第1版第50页。)哈尼族作为一个以和谐为生活准则的民族,其文学作品自然也以和谐—优美为美学特征了。因为“从喷泉里出来的都是水,从血管里出来的的都是血”。(注:鲁迅《而已集·革命文学》。)
《兄妹传人(一)》、《葫芦出人种》都说我国各民族都是同一母亲生出来的。用血缘关系解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哈尼族的一贯思维方式。这种观念又基于哈尼族家庭的和睦关系这一事实上。他们把家庭关系推及社会,形成了一种共同的处世原则:团结互爱。村里哪家有事,全村都会自觉地去帮忙,因为那是自己的事。推而广之,和一母所生的其他民族也应和睦相处。如果发生了争执,哈尼族主张以退让保持和气,哪怕让出自己的家园也在所不惜:“我们还是搬吧,/离开阿撮居住的地方;/和和气气地来和和气气地走,/不要把眯细的眼睛变成睁大的眼睛!/喜喜欢欢地来喜喜欢欢地去,/不要用抬酒碗的手去抬弓箭棍棒!”(注:云南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规划办公室编《哈尼阿培聪坡坡》,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6月第1版,第22页。)哈尼族就是这样与人相处的。所以他们的迁徙并不是抢夺别人的家园,而是去开垦新的土地。翻开《哈尼族神话传说集成》,见不到一处关于哈尼族对异族不义行为的记录。
怎样才能与人和睦相处呢?要懂规矩和礼节。在哈尼族神灵世界里,众神各司其职,互不相犯,从不错乱。为什么?天神俄玛生儿女时,首先生了“规矩”和“礼节”,然后才生其他神,所以神都懂得规矩和礼节。(注:《神和人的家谱》,《先祖的脚印》第二节,云南省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编《哈尼族神话传说集成》,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90年12月第1版。下文所引神话,不注明出处的均出于此书。),在哈尼族看来,人类世界也应象神灵世界那样各安其分,协调相处。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2/5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谭亚洲 韦秋桐]论毛南族的唱师文学

下一篇[陈先达]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