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民俗文化网 用文化助力世界可持续发展

欢迎访问世界民俗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民俗研究 > 中国民俗研究

[王宪昭]论蒙古族神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质



作者:王宪昭       来源于:中国民间故事网


  第三,神话是蒙古族传统文化溯源的活化石。以往许多学者多把记录在文字典籍中的人类文化叙事作为主流传统即“大传统”,却往往忽视口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事实上,不仅人类的绝大多数历史、文化观念、传统习俗均孕育、产生并流传于无文字时代,并且直至当今绝大多数人对历史和重大事件的认知仍来源于口耳之间,许多口耳相传的神话母题已积淀为后世人类的生产生活习俗的潜意识。如蒙古族生产生活中常常把数字“九”作为吉祥美好的象征,这种普遍的审美情趣与神话中的“99尊腾格里”、“九重天”、“九层地”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目前许多被列为非遗的民俗活动,如果缺少神话的解读也往往会影响内涵的发掘,如乌兰浩特市的成吉思汗庙祭祀、乌拉特中旗的蒙古族剪胎发习俗、乌拉特中旗的蒙古族祝寿仪式、巴林右旗的翁根毛都祭祀等,皆有神话母题作为支撑,如新疆蒙古族在农历十月二十五日举行祖拉节之夜,各家点燃七盘自制的酥油灯,合家围坐灯旁观灯、向菩萨像、成吉思汗像磕头求保佑。这种仪式包含着许多神话母题,如七盏灯象征的七星崇拜母题,祭菩萨像与帝王像既包含佛教神灵母题、祖先崇拜母题、文化英雄崇拜母题,也表现出佛教与民间信仰在蒙古族生活中的有机融合。很多情况下,只有从神话的视野对民间事象加以解读分析,才能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并从中得到优秀文化传统的熏陶与滋养。

  总之,蒙古族神话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和不可再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毋庸讳言,随着当下生产方式现代化的推进和社会生活信息化的普及,诸如神话、史诗这类口头文化的生存环境日趋脆弱,其叙事母题的传承链也正走向断裂的边缘。这种现象一方面体现了经济生活对文化形态的重要影响,另一方面也应认识到,人类的今天并非与昨天毫无关联,而是文化精神的一脉相承和延续,我们只有认识到神话的特质和对其研究保护的重要性,才能不断发掘这些珍贵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代价值,使其在当今民族文化的发展与繁荣中发挥出应有作用。

  [参考文献]

  ①[俄]别尔嘉耶夫著,张雅平译:《历史的意义》,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16页。

  ②[波斯]拉施特著,于大钧、周建奇译:《史集》(第一卷第1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251-252页。

  ③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5页。

  本文原载:《内蒙古艺术》2016年第1期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姜舒忆】



 3/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从“守艺”到“受益”,互联网时代“非遗”如何活起来

下一篇[郑茜]被折叠的空间与被重述的文化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