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民俗文化网 用文化助力世界可持续发展

欢迎访问世界民俗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民俗研究 > 中国民俗研究

[潘木岚]广西龙州“天琴”源流初探



作者:潘木岚       来源于:中国民间故事网


 

内容提要:流传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越边境龙州、凭祥、防城、宁明一带的壮族弹拨乐器“天琴”(又称“叮”或“鼎”),在当地民间祭祀、巫道等活动中普遍使用。根据实地考察所得资料,并不能有效解决对龙州地区“天琴”源流问题的考证。本文拟从实地调查的感性材料研究出发,辅以对“天琴”相关史料的深入研究和分析,进一步对龙州地区“天琴”的称谓及来源,即“天琴”的源流问题进行初步考证。
关键词:天琴;叮;龙州;金龙峒;傣人;交趾;魓公;魓婆

“天琴”,壮族弹拨乐器,流传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越边境一带的龙州、凭祥、防城、宁明等地,方言称之为“叮”或“鼎”。“天琴”与当地的民间祭祀、巫道等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
2004年2月25至28日,受龙州县委宣传部邀请,我们对龙州地区“天琴”的主要流布地金龙镇的板烟屯、板池屯及上降乡的梓丛屯进行了实地考察。我们有幸采录并收集到了较为丰富的天琴音乐及相关的民俗文化资料,通过不断地深入研究,我们越发对“天琴”的源流考证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借此感性资料作为有效的引导,我们又多方查阅了相关的文献典籍,试图深入探讨有关“天琴”的源流历史以及与之相关的“天琴”音乐文化。(注:详见“《神圣的天琴》”,即将发表于《乐器》2005年第三期。关于“天琴”的形制特征,可参阅《中国音乐词典》“天琴”词条,此处不赘。)
首先让我们看看何为“天琴”?
《防城县志》中有载:
 
A“跳天:‘天’为峝中、板八壮族民间艺术的总称,包括歌、舞、琴,分别称为‘天歌’、‘天舞’、‘天琴’。”[1]
 
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天琴”是“天”这门综合艺术中的一个器乐种类。
《广西少数民族乐器考》中对流行于十万大山南麓的防城、宁明等县“鼎叮”——“天琴”有记:
 
B“(天琴)用于独奏、伴奏,是壮族称为“天”的文娱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唯一乐器。”所谓‘天’,就是用天琴独奏或伴奏的各种文娱活动形式的总称。其本来是‘天婆’(巫婆)进行的一种宗教活动,称为‘做天’,意在祈求神仙保持平安,消灾除难,预兆丰年。后来,成为一种有固定程式的文娱活动,内容上,突破了天婆做天的范围,发展成群众的娱乐,整个‘天’的活动,依其表现手法,可分为‘弹天’、‘唱天’、‘跳天’三种类型:
‘弹天’即天琴独奏。往往‘天’的活动都从弹天开始,……‘唱天’就是用天琴伴奏,演唱各种山歌或叙事歌的活动。……‘跳天’是表演者边弹琴. 边唱歌、边跳舞的一种综合性艺术形式。情绪活跃欢乐。一般在节日、庆丰收、婚娶喜庆等场合进行。[2]
  
这里“天琴”是被视为一件乐器而存在。
在《中国大百科全书》之《音乐·舞蹈》卷中,由范西姆撰写的“天琴”词条:“拨奏弦鸣乐器。流行于中国广西十万大山南麓壮族地区的民间拨弦乐器,亦称‘叮叮’,约有200多年历史。”[3]
由此我们基本可以得出,“叮”即指“天琴”,不同在于“叮”是壮语的称谓,而“天琴”则是汉语对“叮”的称谓。
在实地考察过程中,我们明显感觉到龙州对于“天琴”的称谓是从外地传入而非当地的原始称谓,原因即是当地壮语将之称为“叮”而非“天琴”。根据对调查资料的详细分析,我们怀疑“天琴”这种称谓是由越南传入。为了证实这个猜测,我们选择了同样位于中越边境,并且在民俗方面有较多相关文字记载的防城县来考察其对该乐器的称谓。
《壮族风情录》之“壮族弦乐器”:
 
“弹拨乐器天琴,流传于广西防城各族自治县十万大山南麓的农村。这种琴的共鸣器成圆碗状,以葫芦瓜壳或大竹筒做成。琴面用薄木板或竹壳封盖,也有蒙以蛇皮或蟒皮的。琴杆为木制,细长且直,无品。两弦,丝制,以轸定律。定弦为51或52。因为过去举行‘唱天’、‘跳天’禳灾驱邪、祀神祈福活动时所用的主要乐器,故称‘天琴’,当地壮语叫它‘叮叮’,因发音特点取名。说唱叙事性民歌时,唱者坐着边唱边弹。在节日喜庆的群众性歌舞场合,将它系上带子斜挂在身上边弹边歌边舞。”[4]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7/7   首页 上一页 5 6 7

上一篇[汤夺先]少数民族人口流动对流出地文化传承的影响

下一篇民族历史在歌声中存续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