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我从甘南藏族自治州的现状出发,谈几点个人的看法,供当地旅游部门的朋友们参考。
甘南州共有8个县(市),111个乡(镇),面积很大,但人口只有68万,其中藏族34.46万人,占50.76%,平均每平方公里只有13人。人口最多的临潭县城关镇每平方公里535人,人口最少的玛曲县木西合乡每平方公里才有0.01人!全州共有藏传佛教寺院121座,僧众在万人以上。已经开发并趋于成熟的旅游景点有拉卜楞寺、桑科草原、冶力关风景区、则岔石林、腊子口等,其余众多的有一定资源基础的景点由于受资金的限制,尚在规划、设计的过程中。鉴于甘南州地广人稀,景点之间距离遥远,“旅长游短”是它先天不足之处,所以在开发设计过程中一定要突出重点、保证重点,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千万不要“撒胡椒面”,致使长期难以产生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我的具体建议是:
(1)拉卜楞寺等大寺院的宗教旅游活动尚需进一步完善。比如著名的毛兰木节(祈祷大法会,每年正月初三到十六日举行),不在旅游旺季,气候寒冷,难以吸引更多的外地和国际游客。可以考虑将其部分活动挪到七、八月旅游旺季举行。另外,可以设一个专供游客坐禅听经的经堂,由活佛或高僧用汉语讲经,让他们体会一下坐禅入静的感受,同时也可获得一定的宗教知识和道德的感悟。各寺院还可以印制一种精美的纪念卡,用藏文写上旅游者的名字出售,上面当然少不了祝福吉祥如意的词语和该寺院的照片。
(2)强化藏族民俗风情游的设施,使旅游者吃住在藏族同胞家中,亲身感受热情好客的藏族人民的日常生活和歌舞表演才能。这就需要在桑曲却卡(大夏河上游)、达麦(吉塘,在完尕滩与夏河之间)或兰郎公路沿线的重点地区,选择三、五个有代表性的藏族村庄作为接待点。民居是人类生存方式的展现,一定要体现它的传统文化特点。这项工作要有长远打算,使这些居民点的住房及生活设施在保持藏族风格的前提下,逐年加以改造和修缮,使其达到较高的水平,而当地农牧民的生活质量也将因此而得到改善。竖立在藏族民居院落与屋顶上的“嘛呢杆”(藏语叫“嘛呢达却”,译成汉语大意是“除邪箴言”),可说是藏族民居的标志物,有很丰富的内涵。可惜现在的许多导游对它的介绍过于简单,只说它是“驱邪保平安的经幡”。其实,“嘛呢杆”有三种:第一种是在四米长的一段白布(绸)上印上三十六版经文,套在六米长的松木杆子上,立在庭院中央,这叫做“德嘎勒”(神佛之伞),又叫“白伞经”,主要意义在于驱逐一切灾难与病魔,保佑家宅人畜平安。第二种是在一米长的蓝布(绸)上印上经文,套在一米八长的“达却”杆子上,立在大门顶上,这叫“堪曲纳霍”(直译为“口舌黑”,主要目的在于免除家人口舌或与邻里争吵)。第三种的制作方法与第二种相同,但要立于正房屋脊之上,叫“尖布生塞毛”(意思是“带来好运气、保佑事业兴旺发达的高伞”)。“嘛呢杆”旗帜上的经文叫“经赞”,都是寺院里的喇嘛用经板一边拓印、一边吟诵而制成的。农牧民们拿回家后,在其右侧缝上套杆子的套子,再把红、白、蓝、绿、黄五色布料剪成长六寸、宽三寸的布条(叫“达什杰”,意思是“诵经的舌头”),按蓝(天)、红(太阳)、白(云彩)、绿(草原与庄稼)、黄(土地)的顺序,依次反复缝缀在印有经文的大布片的三个边沿上,直到缝满为止。最后套上杆子,择吉日清晨立起。每当经幡被风吹得哗哗作响时,就意味着神佛在吟诵经幡上的经文,时时在祈祷着主人家宅的平安如意。所以说,“嘛呢杆”不仅是藏族同胞宗教信仰的传承和标志,而且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互惠互尊的观念,很值得深入研究,甚至可以做成精致的微型嘛呢杆,作为旅游纪念品出售。
唱歌跳舞是藏族人民生活的一部分,无论是歌舞表演类的“卓”、“则柔”、“格尔”;情歌类的“拉伊”;生活劳动歌类的“苗鲁”;酒歌类的“鲁”还是叙事歌类的“多合热”(如歌唱史诗《格萨尔王传》)等等,内容丰富多样,曲调优美动听,在大力抢救保护的同时,还应当根据国务院2005年42号文件(即《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的精神“合理利用,传承发展”,使其成为安多藏区最吸引游客的旅游项目之一。由于歌舞具有很强的可参与性,深受青年们的喜爱,因此,有必要在一些重点景区建设几个大型的、帐篷型的歌舞厅,顶部要开天窗,地面用水泥抹平,中间设一火塘,四周摆设桌椅,用来举行篝火晚会。同时还应精选十首左右优美的民歌印成歌页出售给游客,甚至可以教他们唱会其中的一、两首。
(3)做为青少年教育基地的甘南红色旅游景点不少,有腊子口、勒巴佛纪念馆、临潭县苏维埃政府遗址、俄界会议遗址、茨日那革命遗址、泉滩遗址和距甘南很近的宕昌县哈达铺等。这些景点或是红军长征途中作过战、开过重要会议的地方,或是当地民众在党的领导下举行过起义的地方。它们尽管难以同延安、井冈山、西柏坡相比,但在中国现代革命史上都具有一定的重要性。应当继续收集、征集当地的革命文物,并从国家档案馆复制有关文字、图片档案以丰富展品。我觉得,甘南的红色旅游,应以团体(如学校学生、部队战士、机关干部等)为主,并在五一、七一、国庆期间由旅行社大力组团前往。由于景点分散,且停留的时间较短,所以,对各地散客,应当与宗教文化游、民族风情游相结合,才会有持久的生命力。
(4)藏族传统节日的深层开发。在甘南藏族自治州,有许多传统的民族节日,其中最著名的,有夏河的香浪节(采薪节)、舟曲县博峪乡的采花节和巴藏乡黑水沟的祭水节、卓尼县的曼拉节、夏河和卓尼县的插箭节(藏语称“拉卜则”,祭山神的意思)等。这些民间节日独具民族特色,保存着许多古老的原始信仰和自然崇拜的痕迹,有必要选取两三项予以重点地、深层次地开发。比如插箭节形式上是对地方保护神(山神)的祭祀,而其本质则是对大自然赋予人类以生存权的感恩与酬谢。我始终认为,藏族同胞坦荡的胸怀、好客的秉性和能歌善舞的生活情趣,无不来源于对大自然的热爱、敬畏和服从。他们是真正的自然之子,他们的远古祖先早就与自然之神有一个庄严的约定:您岁岁赐给我们丰美的牧草,我们将永远保护您美丽的容颜。于是,岁月悠悠,草原依旧,天还是那么湛蓝、草还是那么碧绿。“有节制的索取得好报,贪婪的掠夺得恶报”,这就是自然之神对人类的忠告!古代哲人说:“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中庸》中句),“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孔子语)。这些阐发人与自然关系的至理名言,对今天的人类仍然有着醍醐灌顶的作用。所以我觉得,如果从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角度去开发插箭节的深层意蕴,必将产生良好的效果。插箭节,其实正是藏族同胞感大自然之恩的“感恩节”!生态环境游,不只是为了看一看尚存的美景,感受一下回归自然的情趣,更重要的是由此及彼,唤醒人们的环保意识,真正从内心深处树立起环境伦理观念(即人类应当如何善待自然、善待万物),使我们大家的生存空间得到切实的改善和卫护。至于香浪节、祭水节等等,都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互依、互补、互尊、互惠的节日,正如一位美洲的印地安酋长所说:“地球并不仅仅属于人类,但人类却属于地球!”没有对大自然的爱心和崇敬,人类就没有希望!我们应当让千千万万的旅游者——
感受世上最浓烈的人情,
聆听天下最嘹亮的歌声,
解读雪域最神奇的奥秘,
体味高原最宁静的人生!
我的这四句话,希望能成为安多藏区旅游开发者和设计者们经常思考的问题!
(本文发表在《格桑花》2006年第2期)
本文作者:柯杨(兰州大学文学院教授)
通讯地址:兰州大学柏斋15—01(邮编:730000)
继续浏览:1 | 2 |
【本文责编:思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