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民俗文化网 用文化助力世界可持续发展

欢迎访问世界民俗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民俗研究 > 中国民俗研究

[黄国政]略谈民族文献资源的开发利用



作者:黄国政       来源于:中国民间故事网


2.1 编篡中国少数民族文献大型丛书。我国民族文献浩如烟海,丰富多彩。但是,由于历史原因,虽然以前各种丛书、类书、编篡出版甚多,却一直没有一部经过全面收集、系统整理、编篡出版的少数民族文献丛书。因此,组织专家学者编篡中国少数民族文献大型丛书,就显得重要而迫切。编纂大型丛书是一项大规模的文化工程,需要得到国家新闻出版署、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国家民委和民委古籍办的大力支持。编篡出版中国少数民族文献大型丛书(汉文版、民文版),不仅弘扬了少数民族文化,丰富了中华文化的资料宝库,而且体现了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认真贯彻执行,对增进民族团结,巩固国家统一,都有较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2.2 编辑中国少数民族文献联合目录。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先后编制了各种书目、索引、提要等,其数量之大、类型之多、质量之高、效益之巨都是前所未有的。有综合目录,如《中国蒙古文图书综录:1947——1991》(乌林西拉主编)、《中国朝鲜文图书总目录:1947—1991》(池玉予等编);有联合目录,如《全国蒙文古旧图书资料联合目录》(八省区蒙古语文工作协作小组办公室编)、《全国满文图书资料联合目录(黄润华等主编);有专题或专科书目索引,如《蒙古学论文资料索引:1910—1984》(阿·乌宁巴图编著)、《蒙古学论著索引:1985—1990》(阿·乌宁巴图编著)、《大藏经丹珠尔目标录》(崔成仁钦编著)、《大藏经甘珠尔总目录》(司徒·曲吉穹乃编著);有馆藏文献目录,如《馆藏有关中国民族问题研究文献参考书籍草目:少数民族文字部分》(中央民族学院图书馆编)、《新疆大学图书馆民文图书索引目录(维吾尔文):1950—1985》(新疆大学图书馆编)、《藏文典籍目录》(中国民族图书馆编)、《馆藏青海文献目录》(青海省图书馆编);有出版发行目录,如《民族出版社图书目录》(1951—1981)、《延边人民出版社图书目录》(1947—1982)。此外,编辑汉文民族文献目录、索引,数量更多,诸如《少数民族研究资料索引》1—4辑(中央民族学院图书馆编)、《中国少数民族史论文资料索引》(上、中、下)(中央民族学院图书馆编)、《中央民族学院图书馆藏中国民族研究参考简目》第一辑(古籍部分)(中央民族学院图书馆编)、《中国少数民族论著索引》(王庭恺等主编)、《蒙古史论文索引》(内蒙古大学历史系蒙研究编)、《中国民族古文字图录》(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编)、《民族文献提要》(本书编写组编)等等。还有中国历史上少数民族王朝的各种文献目录、边疆民族地区的文献目录,如《辽史索引》(赵铁寒主编)、《元史人文名索引》(姚景安编)、《清史论文索引》(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编等)、《中国边疆图籍录》(邓衍林编)、《清代边疆史地论著索引》(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等编)、《西域史地论文资料索引》(刘戈等编)等等。已编印出版的各类型书目索引,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参考价值,在科研、教学和经济建设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建国以来,虽然编辑出版各类型的书目、索引甚多,却一直没有一部全面、系统的中国少数民族文献联合目录,因此,除继续编辑出版各类型书目索引外,应组织力量编辑出版《中国少数民族文献联合目录》(汉文版、民文版)。这是一项大规模的文化工程,工作难度大,牵涉面较广,需得到国家有关部门和各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群策群力,无私奉献,否则,难奏其功。
2.3 继续开发整理出版民族古籍。过去,开发整理出版了大量民族古籍,在社会实践中发挥重要作用。随着经济建设和民族研究事业的发展,更需组织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对馆藏的孤本、手抄本、稿本和有使用、研究、学术价值的民族古籍,分别轻重缓急,进行翻译、校勘、标点、注释等整理工作,重新出版,使孤本不孤,使民族古籍在社会和经济建设中发挥作用。
2.4 大力开展馆际互借和交流。民族文献,数量浩瀚,种类繁多,任何一个图书馆都不可能收集齐全,各图书馆有各馆藏书特色,搞好馆际互借和交流可以有效地打破各自为政、自我封闭的框框,实现资源共享,提高民族文献的利用率,如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图书馆,1991年以来,来图书馆借阅资料的国内外(含台港)读者1600多人次,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1991年以来,接待国外(含台港)读者3000多人次,馆际互借和交流,使馆藏民族文献得到充分利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2.5 加快民族文献数据库建设。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速发展,计算机在图书馆得到广泛应用,电子图书、多媒体、信息高速公路的出现,向我们提出了有力的挑战,民族系统图书馆,应该加快图书馆自动化建设,根据各馆的情况和特点,分步骤地建设民族文献数据库,首先,加快汉文民族文献(专题或专科)数据库建设,加快地区乃至全国联网检索,实现民族文献资源共享。由于民文文种多、难度大。应先统一编制民文文献著录标准,如《蒙古文文献著录规则》、《藏文文献著录规则》,加快开发民主文献管理系统软件,如蒙古文文献管理系统软件、藏文文献管理系统软件。从而加快民族文献数据库建设,使民族文献得到充分开发和利用。
我国民族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必须依赖于图书馆自动化的发展,这是加快民族文献资源开发和共享的主要途径。
 
参考文献:
1 刘瑞,包和平主编.民族图书馆工作概论.长春.吉林省图书馆学会,1993
2 包和平,李晓秋.我国民族文献资源建设及其开发利用的未来展望.中国民族图书馆理论实践.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1996
3 乌林西拉.中国少数民族文献目录工作概述.中国民族图书馆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1996
4 谢晓平.少数民族文献的价值与利用.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88,(2)
5 包和平.民族古籍的科学管理和利用.江苏图书馆学报,1992,(1)
(本文原载《图书馆工作与研究》1996年06期,第22-24页,注释等参见纸质媒介)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160年前侗族“款首章”现身贵州黎平

下一篇晚清民国民俗手抄本现身 详细记录民俗节庆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