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作者:杜再江 来源于:中国民间故事网
彝文古籍填补汉文典籍之空缺
“彝文是连续使用时间超过千年并至今仍通行的表意文字,这是我国少数民族文字中具有唯一性的一种研究文本。”张学立说。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汉文与彝文由于同属于表意文字,因而曾发生过错综复杂的互动过程,传世彝文典籍所反映出来的彝文文字的流变史实,自然成了深入探讨汉字演化不可多得的辅助资料。
传世彝文典籍所记载的内容涉及面极广,天文、历史、地理、数学、医学、生物学、政治、经济、社会、文学、军事等无所不包。其中,尤其是有关川、黔、滇、桂四省区的历史文献及文物资料、地理资料、特种动植物资料、灾变资料等都很丰富,有很多资料还填补了汉文典籍和其他少数民族文本资料无记载之空缺。
《三国演义》中有“七擒孟获”的故事。虽然历史可以被“演义”,但“演义”却取代不了真实的历史。诸葛亮南征,汉文史料所载甚略,而在彝文古籍中却能找到一些更为详细的记载。《西南彝志·六祖起源》就说:“后汉建兴之世,诸葛先生出兵南征,大破蛮王之时,我们的祖先慕齐齐率兵随从,背军粮给他们吃,征服了南蛮王。”
课题组核心专家、毕节市彝文翻译研究中心主任王继超认为,彝文古籍补正了一些汉文献的不足。如汉文献认为,彝族是游牧民族,只行火葬、天葬而无土葬,但《彝族源流》和《指路经》中就有行土葬的记载,对传统说法提出了质疑,为拓展研究视野提供了重要的文献支撑。
“通过濒危彝族钞本文献的挖掘、保护、整理、研究工作,能够为国家和当地政府采取保护开发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王继超说。
随着“彝文钞本研究”课题组的不断深入,张学立等人发现,在当前的彝学研究领域,虽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仍存在诸多空白。
“黔西北濒危彝族钞本文献研究中反映出彝族思维与论证方式研究空白、民间习惯法模式研究空白、汉彝文字比较及不同区域间文字比较研究薄弱、经济命题被长期忽视等问题。”张学立说,为了做好这个宏大的课题研究,课题组将在未来的研究中,采取田野调查、文献考古、比较研究、逻辑学符号学与认知分析等方法,进行深度研究,预计3年结题。(杜再江文/图)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报 2012-12-14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篇: 壮族土俗字面临传承之困
下一篇: [刘伯山]民间文书整理“两尊重”:尊重其历史形成和历史留存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