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国民间故事网
文化心理
汉民族的文化心理是经过几千年的积淀,逐渐形成的。虽然近百年来各种现代文化思潮的输入,使这种传统文化心理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可是它的影响仍然根深蒂固。这就在人们言语交际的历程中形成了汉语所特有的语用特点。
首先,以农业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封建社会统治了中国几千年,这种封建的宗法社会,在民族心理上造就了两个特点:一是对血缘干系的高度重视,二是对等级差别的强调。因此在言语交际上一个突出的特点是讲究亲属称号的使用,长幼辈分的严格区别。
在西方可以见到晚辈对尊长直呼其名的情况,这在中国人的交际中是不允许的,对亲属中的尊长,交谈时都必需使用称号,这是有礼貌、有教养的体现。并且亲属称号还作为一种尊称,大量用于非亲属的交谈者身上,如称叔叔、伯伯、奶奶、阿姨,被认为是对对方的尊敬,暗示干系的亲密。
重视长幼的宗法观念被移用到社会的人际干系,就变为等级观念。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一直倡导长幼有序、尊卑有序。所以人们对有官职的谈话对象历来有以职务相称的习惯,在古代这就被认为是敬称。在交际中为了抬高对方的地位,往往就压低本身,于是有了一批与敬称相对的谦称,如尊姓--敝姓、府上--寒舍、贤弟--愚弟、大作--拙作、高见--愚见、浅见。
其次,强调人际干系的和谐,强调人的社会性,强调社会、群体对个人的约束,不突出个人与个性,而强调群体。这也是与封建社会的宗法干系相连的,它与西方以自我为中心,强调独立的人格、个性,推崇个人的成就和荣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正因为如此,中国人为了强调人际干系的亲密,常用亲属称号来称呼非亲属的谈话者;中国人见面后常以对方的私人生活作为问候的内容,如见面问“吃了吗?”倒不是真正担心你会受饿,仅仅是暗示关切,暗示亲热。
至于问你工钱多少,多大年龄,有无对象,或有几个孩子一类的问题,在中国人看来也是密切人际干系,联络感情的体现,是所谓的东方式的人情味,而在西方人看来则似乎有了干预别人“隐私权”的嫌疑。
汉民族对性和性别问题上的守旧传统也造成了男女性别在言语交际中的用语差别。一般说来,男性用语比较直率、随便,女性用语比较含蓄、庄重。用与性有关的字眼骂人,在男性中的出现率远远超过女性。因为传统观念虽然也认为男性使用这些字眼并不文明,但似乎能得到普遍的谅解,而女性使用了就非常不成体统,似乎理所当然应受到社会舆论的指责。
(编辑:www.zgwhw.com)
上一篇: 中国民间重要风俗习惯
下一篇: 鄂西北山区传统春节风俗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