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民俗文化网 用文化助力世界可持续发展

欢迎访问世界民俗文化网

[乌丙安]思路与出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热潮中的中国民俗学



作者:乌丙安       来源于:中国民间故事网


2004年以政府为主导的全国性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保护,已经从两批试点工作向全国推展开去,大型的专业培训班已经在国家级、省级先后举办,数以千计的基层民俗学、民间文艺学专业工作者参加了培训,全国各地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民俗学者承担了普及与提高民俗学知识和方法技能的传授和讲解,同时还有一大批民俗学家被聘为省市两级专家委员会的咨询委员或评审委员。当年9月以《中国民俗文化的根基及其深刻影响》为题的民俗学专题讲座破天荒地首次进入中央“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的讲堂,受到政府高层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评价。③举国上下掀起一股传播民俗文化知识和应用技能的热潮,使民俗学从原来的冷门学科迅速上升到炙手可热的热门学科,使一大批民俗学者不得不暂时离开平静冷清的书斋生活,投身到民间文化保护的热点工程中去做贡献。
 
2005年是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扩大发展和继续提升的关键之年。4月我国率先签署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6月国务院发布了重要的18号文件,动员全国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建立了该项工作的国务院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公布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等。同时召开了里程碑式的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议。国家级专家委员会的民俗学专家不仅事先参与了这次会议及一些文件准备的咨询、并应邀出席了会议。6月末7月初,民俗学者积极协助政府实施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申报工作。紧接着全国各地大批民俗学者纷纷应邀投入到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热潮中,进行有效的民俗文化遗产项目的认定、鉴别、评估和遴选工作,有的甚至深入到民俗文化活动现场第一线和各地民俗文化传承人相结合进行采录工作,切实发挥了民俗学理论结合实际的作用。9月以后,又有一批民俗学者从全国各地应邀来到北京,直接参与了对大批量民俗文化类申报项目的专业评审,直到年底完成了第一批国家级遗产代表作的推荐。
 
2006年,毫无疑问成了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年。5月末,国务院批准公布了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其中民俗文化类及与其密切相关的其他类别的遗产项目被列入国家保护规划,占有重要位置。6月初,全国上下隆重举办了我国第一个“中国遗产日”活动,影响深广。民俗文化遗产的普查和保护成为全国城乡民众的热门话题,并牵动了大多数基层乡镇百姓的心,这几乎是多年来很少见到的情景。大都市里的许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民俗学者纷纷参与策划并筹备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等专业单位;有的民俗学者甚至以高度的热情宣布准备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的科研计划。
 
面临2007年计划中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申报,面对已经纵深开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中国民俗学和民俗学人将更大有用武之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高温热传导,已经向原来处于低温状态的中国民俗学导入了相当多的热量。下一步已经热起来的中国民俗学和民俗学人该如何用自身的“消耗功”来实现把热量反过来传导给民俗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中,就成了认真对待的问题。
 
3、中国民俗学的热传导:这里指的是因国内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热而很快热起来的中国民俗学的热,再反过来怎样导入民俗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中去的现实问题。正如本文开始议论思路的时候所提到的,中国和中国民俗学必须依靠自己的人力、财力和强大的科学创新能力、卓绝的实际工作能力作为文化保护工程的“消耗功”来实现,也可以说,要为此而付出巨大的努力和代价。显然靠以往低温状态下的能量是难以完成导入的。且让我们检测一下:
 
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动态的文化工程,只要运作得当,就会产生热效应,并有可能激活所有与之相关的处于静态的人文学科,使它们转化为热门学科得到某些发展和进步。民俗学正属于这种与之密切相关的学科,自然会成为热门学科。
 
⑵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俗文化并不是同一个概念,也不属于同一个范畴。它们之间也不存在种属关系。由于它们是从“非物质”和“民俗”两个不同的分类角度划分的文化领域,所以彼此的内容和形式多有交叉和重合,可以认为民俗文化的所有表现形式都是非物质的或无形文化形式,而非物质的文化表现形式却大于民俗文化,它同时还涵盖非民俗非民间的其它文化形式。两个领域的文化正因为有了这样的交叉重合的关联,所以非物质文化的遗产保护工程的热潮就必不可避免地激活了民俗学理论与实践的应用功能。
 
⑶但是,作为一门人文学科,民俗学终究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民俗文化遗产保护的工程学,它还有与哲学、社会学、历史学、人类学或民族学交叉相关的科学任务,还有本体的或本格的学科自身建设任务。显然,中国民俗学借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热潮加快自身的学科建设不仅是十分必要的更应该被看作是当务之急的。从这个意义上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无论怎样热,也不可能吞没或取代民俗学,而民俗学借此良机自身升温加热才是关键的关键。
 
⑷就当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热的走势来看,民俗学自身的自觉升温发热(而不是盲目的高温发烧),必将直接促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更加向科学化高质量的方向发展。为此,目前民俗学升温的切入点,似乎应该加强应用研究,优先结合实际加强民俗文化遗产保护的科学研究,丰富并完善高水平的“中国应用民俗学”的理论与方法。
 
⑸由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热潮来得突然,而中国民俗学与之相应的有关理论和可操作的方法还不够完备或难以适应,所以,最直接的学科任务就是尽快建立一整套的保护民俗文化遗产的应用理论和操作方法,丰富当代民俗学的多样化的分支学科建设。
 
总之,处在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热潮中的中国民俗学界,确实已经到了群策群力、振奋精神、高效率、高水平地进行建设适应时代需要的新型民俗学体系的最佳时期,不容错过。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民俗学博客·丙安小屋2008-09-20 21:03:03
【本文责编:思玮】



 3/6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陶立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评价与保护

下一篇[乌丙安]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文化安全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