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民俗文化网 用文化助力世界可持续发展

欢迎访问世界民俗文化网

[马盛德]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作者:马盛德       来源于:中国民间故事网


二、关注人与环境的关系,加强文化生态的保护与修复

关注人与环境的关系问题,是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核心问题。在文化生态保护区里,环境首先强调的是人文环境,而人文环境很多是与观念、思想、信仰等文化表现形式这些精神因素密切相关。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文化标准化、武力冲突、旅游业的开发、工业化、农业区缩减、移民、环境恶化这七个方面的因素直接导致了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濒危或消失。也就是说,当人类社会走过了漫长的历史进程,进入到 21 世纪时,一个显著特征是经济全球化、工业化、城镇化等现代化进程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要快速,于是,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单一化、趋同化现象严重。它直接导致了文化多样 性和个性化锐减,这是一个具有全球性的共同话题。以中国的情况为例,改革开放 40 年时间,现代化进程快速推进,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人们无 论是思想观念,还是衣食住行等都发生了翻天覆地 的变化。人们在分享现代文明成果的同时,也深切 地感受到现代化对传统文化生态所带来的巨大冲 击,造成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难以有序的传承,生存 处于濒危状态。究其根本原因,是文化遗产所依存 的传统文化生态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为此,抢救 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 体性保护,保护和修复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依存的文 化生态,建设文化生态保护区,就成为十分紧迫的任 务。建设文化生态保护区的最终目标,是将人的生 活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协调起来,以建立文化自 信、文化自适、文化自觉的和谐结构。实现这一目标 是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根本任务。所以,文化生 态保护区的建设要紧紧围绕这一主题来开展工作, 在建设中需要特别关注文化生态的保护与修复。

我们反复强调,文化生态保护区不是经济开发区,也不是文化产业园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 区是指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对历史文化 积淀丰厚、存续状况良好,具有重要价值和鲜明特色 的文化形态进行整体性保护,并经文化部批准设立的特定区域。”[1]315 这是文化部在 2010 年印发的《文 化部关于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指导意见》( 文非遗发【2010】7 号) 文件中对文化生态保护区的明确界定。据此,我们对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设 应该有个基本的认识,就是要认识到以非物质文化 遗产为核心的文化生态保护区,其保护的主要对象 是创造和传承文化遗产的人及其生存的生态环境。在保护区的建设中,要防止把文化生态保护区错误 地理解为一般的经济开发区和文化产业园区,不能 一味地去强调开发利用,反对盲目建设,尤其各种以 保护名义建设的所谓主题公园、产业园和那些形式 主义的楼堂馆所等。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不能号召 大家都用非遗去挣钱,都去搞产业化、市场化,从而 忽略文化生态的保护与修复,甚至最终使文化生态 遭到破坏,这是一种短视行为,与国家建设文化生态 保护区的初衷是完全相悖的。

2017 年 7 月,“全国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论坛” 在青海黄南藏族自治州举行,与会专家学者深入考 察了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区,目睹了保护区建设在近 几年所发生的变化。作为此次论坛的一员,笔者切身感受到了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区所发生的变化,并留下深刻印象。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是我国设立的第一个 少数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自 2008 年设立以来,经过 10 年的努力建设,热贡地区的文化生态得到了明显的修复,生态区内呈现了良好的文化氛围[3]。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多年处于式微状态的藏戏艺术,在 热贡生态区内得到了良好的发展,民间自发的藏戏 团( 队) ,由 10 年前的 4-5 家,增加到目前的 18 家。藏戏的表演团队,不但有民间村落组建的,也有牧区 牧民和学校组建的,还有宗教场所寺院成立的藏戏 队。藏戏的表演区域跨越农区、牧区、城镇、都市,跨 省跨区域交流演出,成为一种常态化行为。这样一 种发展态势,有力地促进了藏戏艺术的发展。保护 区内藏戏的从业者目前已经达到了 600 余人,这一数字在 10 年前是不可想象的。热贡地区一年一度的传统民俗活动“六月会”,在许多村庄都开展起来 了,民俗文化氛围日趋浓厚,民众的参与度越来越 高。以唐卡、堆绣、泥塑、木雕、彩绘、壁画、石刻为主 要文化表现形式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啊钱啊钱“热贡艺术”,更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据统计,目前“热贡艺术”的从业者达到了 3 万余人,广大从业者不仅增加了收入,提高了生活品质,而且带动了热贡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又很好地传承了民族文化; 同时,对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和谐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建设的一批非遗基础设施在非遗保护与传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如新建的“热贡艺术博物馆”,成为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内的标志性建筑,场馆的设计民族特色鲜明、功能齐全、内容丰富,成为人们了解热贡文化的重要窗口。保护区内 16 家民间藏戏队都有固定的演出场所,其中藏戏之乡的江什加村、浪加村、双朋西村、尖仓村、和日村等,新建了戏台和广场,形成了新的社区文化空间,结束了长期以来藏戏演员露天演出、风吹日晒的历史。现在广大村民们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具有现代气息的舞台化的藏戏演出。以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和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为龙头,根据不同的非遗项目建立的数十个传习所、传习中心、艺人之家等,在遗产的展览、展示、传承、传播等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在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中具有示范性效应。

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使热贡地区的广大民众深切地感受到了非遗保护和 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所带来的变化,有了一种获得 感。这些都源于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充分尊重热贡地区“户户有画室,个个是画家”的文化传统和社区少数民族群众热爱藏戏艺术的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得益于保护区建设中对这种文化生态所采取的积极而有效的保护与修复措施。

河南的宝丰说唱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说唱艺 术有着深厚的基础,在每年一度的“马街书会”,广 大民众自发地去听说拉弹唱成为重要的生活方式。“一日能看千场戏,三天胜读万卷书”,“以天为幕, 以地为台”,是他们生活的真实写照。正是有了这 样浓厚的社会文化氛围和良好的文化生态,使得宝 丰说唱文化经久不衰,表现出很强的生命力。

近年来,通过文化生态的保护与修复而发生的 变化,不仅仅反映在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内,在其他 地区也有着可喜的变化。如在西藏自治区,民间自 发成立的藏剧团队发展十分迅速,由 10 年前的 10 余家,发展到现在的 143 家。逢年过节,或有婚宴等喜庆之事,老百姓都要请藏戏队去表演助兴,这成为 当地的一种时尚生活。广大民众的这一新的需求, 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新的社会生态和文化空间,为藏 戏艺术的传承传播,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当地文化 主管部门积极扶持藏戏艺术的各种表演活动,建立 奖励激励机制,树立典型示范点,坚持藏戏艺术为民 服务的导向,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007 年,有学者在内蒙古自治区进行过调查,当时基本找不到会唱 长调民歌的人。10 年后的今天,这些情况发生了质的变化,如今的内蒙古草原,每逢盛大的节日、重大 的活动,长调民歌是不可缺少的。长调民歌的各级 代表性传承人成为这些活动的主角,加上地方政府 对代表性传承人的有力扶持,开展很多形式多样的 长调比赛,使长调民歌走出蒙古高原,登上国际舞 台,使这一“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影响力 越来越大。值得一提的是,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多 年前就将长调民歌、呼麦、马头琴、四胡等蒙古族传 统音乐引入到学校的音乐教育体系中,在全区招生, 举办学历班。学校特别聘请了巴德玛等一批著名的 长调民歌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任教,为学员们传授 技艺,探索出了一条“学院式”专业化培养民族音乐 艺术人才的路子,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为长调民歌等 非遗项目的传承做出了贡献。现在的内蒙古大草 原,社会文化生态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民族文化氛 围日益浓厚,穿民族服装、拉马头琴、唱长调、跳民族 舞蹈,成为草原民众引以自豪的事情。蒙古民族的 生活方式,从传统走向了现代,但民族的传统文化并 没有因接受现代文明而走向衰落或消失,相反地二者相互融合,传统与现代在这里找到了契合点,民族 传统文化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和时代感,这是十分 可喜的成果。这样的生动案例在各地、各文化生态 保护实验区内还有很多。这一切变化都充分说明, 经过十余年的非遗保护,这些区域内的文化生态得 到了较好的修复,社会文化氛围日益浓厚,同时,也 有力地证明了非遗保护和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 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和取得的重要成果。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 作者提供
【本文责编:李中彦】



 2/6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王晨阳]非遗成都论坛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

下一篇[巴莫曲布嫫]全方位映射新时代中国文化政策转型的路线图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