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民俗文化网 用文化助力世界可持续发展

欢迎访问世界民俗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民俗研究 > 中国民俗研究

[通拉嘎]少数民族音乐60年:传承与发展



作者:通拉嘎       来源于:中国民间故事网


关注少数民族音乐的特点与价值

□ 通拉嘎 


 
 
少数民族文艺工作者与国家领导人在一起。 资料图片 


 
  关注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价值一定要认识少数民族音乐的特点,这样才能够对少数民族音乐进行客观的评价。少数民族音乐有如下特点:

  探讨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价值,一定要把它放在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大语境当中进行讨论。因为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既是每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音乐是构成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存在也正是中华民族音乐多样性的具体呈现。另一方面,每一个民族的音乐文化是其本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本民族文化特征的重要体现。这也是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最基本的价值所在。

  探讨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特点和价值,要与其他少数民族的艺术形式,如文学、美术、电影等方面分开。在音乐方面,除了要关注少数民族音乐的创作这一问题之外,还要关注少数民族音乐的搜集、整理和研究、保护、传承的部分。因为,每一个民族的音乐文化都是在“继承”和“借鉴”中不断转换、曲折向前的。而其中“继承”是基础和前提,在没有“继承”的语境下谈“借鉴”,本身就是一种空谈。随着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我国的民族学、文化人类学、民俗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更多的人认识到民族音乐的保护远比借鉴和发展更为重要。也就是说在探讨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特点时,“传统”比“改变”重要,也就是要保存本民族的文化特色。所以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一直在努力保护和传承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少数民族音乐。特别是在电视、网络等多媒体高度发展的今天,“继承”远比“借鉴”重要得多。可是在某些领域,某些领导认识不到“保护”和“传承”的重要性,而一味强调“发展”和“借鉴”,从而丧失了本民族的音乐特点,也就失去了其特有的文化价值。

  探讨少数民族音乐的特点和价值,一定要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因为少数民族音乐在60年的变迁当中,所处的历史文化地位和发挥的作用是不同的。首先,从1949年开始一直到“文革”结束,少数民族音乐舞蹈一直处在中国文化事业的最前沿,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当时的“流行歌曲”的地位。这是由于新中国刚刚成立时,包括少数民族在内的各民族同胞都从内心感到当家做主的喜悦,所以也就创作了很多在今天看来带有时代色彩和阶级色彩的歌曲。如《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美丽其格作曲)、《翻身农奴把歌唱》(闫飞作曲)、《阿佤人民唱新歌》(杨正仁词曲)、《延边人民热爱毛主席》(金凤浩作曲)等,既表现了各少数民族同胞感谢共产党、感谢毛主席的喜悦心情,同时也使各民族音乐得到全国人民的喜爱。这里当然也包含了阶级、革命等当时的时代色彩。另一个方面,由于当时物质条件的匮乏,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比较单调,加上我国受到国外敌对势力的围困,文化上相对封闭,人们能够接触到的音乐非常有限,所以少数民族音乐在当时处于“流行”的地位是无可厚非的。

  但是,到了1978年,我国实行了改革开放以后,国门打开,西方和港台的流行音乐文化同时进入,给本来处在文化生活极度匮乏的中国人民送来了一缕春风,造成了包括少数民族音乐在内的所有传统音乐文化,在短时间内被边缘化。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上世纪90年代的初期。在整整20年的时间里,中国音乐一直在模仿和学习欧美、港台的流行音乐,并想通过某一种方式能够赶上或者超越西方音乐。此时,包括少数民族音乐在内的民族音乐才重新被加以重视。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外来音乐的神秘感慢慢消失,很多敏感的音乐家认识到,要想创作出真正属于中国的音乐就一定要在“自己家”里找,这也在客观上促进了少数民族音乐再一次获得重视。这一重视不是简单地推动少数民族音乐的创作,而是更广义的,更大范围的推动少数民族音乐向前发展。

  21世纪初,国家把文化作为国家实力的重要指标,认识到中国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须突出自己民族的文化特征,这样才能区别于世界其他民族,总跟在别人后面永远都不会有超越。这在客观上造成了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高度重视各民族音乐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还特别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度来评价各民族的传统艺术,并希望通过这样的举措能够真正推动少数民族音乐的发展和进步。

  综上所述,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真正价值在于它是中华民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它又具备本民族自身的特点。在目前阶段,搜集、整理、研究、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远比创作和改变少数民族音乐文化重要得多。大力发展和弘扬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必将带动中国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同时也是增强综合国力,让中国成为世界一流强国的重要内容。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报》 2009-9-18



 2/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西藏手工造纸发展调查:“绝技”逢春绿意浓

下一篇[李将辉]阿昌族印象:史诗·祭祀·山歌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