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民俗文化网 用文化助力世界可持续发展

欢迎访问世界民俗文化网

[朱以青]基于民众日常生活需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



作者:朱以青       来源于:中国民间故事网


二、民众日常生活需求的变异性与多样性

  陈勤建认为,“从生产形态的视角上看,非物质文化遗产实际上主要是两大类,有艺术和历史价值的传统表演艺术(如歌谣、戏曲、音乐、舞蹈等)和生产性方式构成的传统工艺技能(如刺绣、雕刻、酿造、陶瓷、染织、漆器等手工艺),即生产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技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是民众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发明、积累和传承下来的,具有以下特点:鲜明的民族地域特色或显著的传统审美意趣;以天然原材料为主,采用传统的手工艺和技术,体现精湛的技艺,有完整的工艺流程;具有丰富的历史、科技、人文内涵和独特的价值。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所以能够流传几百年甚至几千年,是因为它们符合民众生活需求。历史上任何时代,民众消费需求升级与生产力发展的相互作用均导致了经济活动的产生和发展。需求是生产的内因,而生产,总是一定社会发展阶段的生产。生产直接是消费,消费直接也是生产。从生产的视角来看,生产产出了消费的对象,没有消费对象便不能消费;生产决定了消费的方式,生产产出了特定的对象,需要另一种生产方式去消费;生产不仅为需要提供材料而且也为材料提供需要。从消费的视角看,消费的最终结果是实现了产品。消费创造生产的需要,消费是生产的动机,是生产的前提。生产和消费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生产活动是起点,是起支配作用的要素,消费活动是生产活动的一个内在因素,是生产的内生变量。

  在成为“知识”之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一种生活方式,包括居住形式、饮食文化、民间工艺、节庆习俗等,特别是手工技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与历史上先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是先民们在生活中创造的先进文化。

  传统的棉纺织技艺就是为了适应民众的生活需要而产生的。中国自古以来以麻或蚕丝作为纺织原料。但棉布所具有的吸湿、保暖等特征是麻和蚕丝所不能比拟的。但是,棉花纤维的构成与麻、蚕丝不同,因此,原有的缫丝、抽丝工艺不符合棉花的纤维特点。宋末元初,松江府乌泥泾人黄道婆在崖州(今海南岛)棉纺织技术的基础上,对棉纺织技艺进行了改进,形成了碾籽、弹花、纺纱、织布等当时最为先进的手工棉纺织技术工序,改进了捍、弹、纺、织之具,大大提高了纺织水平。由此,百姓“家家机杼”,棉布以价廉、实用而成为普通百姓使用的成衣原料。全国几乎人人都以棉布御寒。元明时期,松江府成为全国最大的棉纺织业中心,由此促进了上海及江南地区集镇的形成和繁荣,有“衣被天下”之美誉。然而,鸦片战争后,机织洋布销入中国,曾经引领世界的乌泥泾棉纺技术无法与之匹敌,逐渐退出生产领域。这一案例充分说明,因为顺应了当时社会民众的生产生活需求,致使元明时期乌泥泾棉纺织技艺产生和普及。而后来随着洋纱洋布进入中国,洋纱洋布所具有的物美价廉的优势自然是土纱土布所不能比拟的,民众自然选择洋纱洋布,致使土纱土布退出市场。

  现在,乌泥泾棉纺织技艺作为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被保护起来。但这也仅限于完善传承人队伍,编写供中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教材,组织部分中小学生学习三锭棉纱纺织技艺等。“现代产品,缺乏了社会市场的需要将无法生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特别是生产技术的保护,不能进入社会民众生活圈中,能长期存在吗?当年乌泥泾棉纺织技艺的发生和推广顺应了社会民众生产生活的需求,今天我们要保护它而民众又不需要,其处境必将是十分尴尬的。”

  作为中国民间木版年画四大产地之一(其余三个为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四川绵竹)的杨家埠木版年画,因根植于民间、装饰于节日而受到普通民众的青睐。木版年画是产生于中国农耕社会的民俗艺术。作为一种吉祥、祈福、辟邪的象征物,过年的时候要贴在农舍的大门上、炕头上;新婚时要装饰在新人的洞房里。因此,它题材广泛、形式多样:有祈福迎新、消灾除祸的,如《门神》、《菩萨》等;有男耕女织、人情世事的,如《男十忙》、《女十忙》、《二月二》等;有神话传说、小说戏曲的,如《打樱桃》、《空城计》、《打渔杀家》等;有发福生财、祈求好运的,如《摇钱树》、《大春牛》、《三大家》等,完全迎合了民众信仰及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明代时,杨家埠木版年画就进入发展成熟阶段,“家家印年画,户户扎风筝”。清乾隆年间,木版年画进入繁荣昌盛时期,杨家埠又有万顺、公兴、公义、公泰等30余家画店进行年画生产。在此后的一个半世纪里,杨家埠“画店百家,年画千种,画板数万”。因为木版年画以喜庆、吉祥、欢乐、美好为主题,顺应着各民族、各地域人民群众不同的观念、信仰和习俗,画面情趣盎然,千百年来几乎覆盖了年节时所有的中国家庭,成为农耕文明时期文化传播的一大媒介。然而,自20世纪中期以来,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变、大众生活方式的转型,木版年画失去了生存的土壤。当今农村的房子由单层老屋变成了楼房,内墙贴满了五颜六色的壁纸,农家不会在装饰时尚的房间内贴木板年画,即使需要装饰,也是贴上各种明星照。年画已经在新农村派不上用场了。农民居住环境的改变,使木版年画失去了广阔的市场,年画由普通大众的年节必备之物,变成了少数收藏者、研究者的收藏资料。木板年画失去社会市场环境,年画销售已在日常生活中消失。

  为了保护木版年画这一传统工艺,20世纪80年代,山东省旅游局积极扶持杨家埠年画旅游业的发展,以旅游复兴传统文化,以“年画作坊”、“民俗家庭”为接待主体,游客走进民居作坊,拜访民间艺人,跟随他们印制年画和扎制风筝。古老的民间艺术由此获得了新生。社区居民在经营中获得了经济上的实惠,发展和繁荣了地方经济。木版年画的这种“旅游化生存”是顺应时代变化而作出的回应。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阿胶之所以拥有广阔的市场,是因为随着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保健意识普遍提高,对阿胶的需求不断增加所致。古代先民对胶的药用价值早有认知,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古医方书《五十二病方》中就有相关记载。后来人们逐渐发现山东东阿所产的药用皮胶最为有效,因此把这种胶称为阿胶。西汉《淮南子》中有“阿胶一寸,不能止黄河之浊”,表明阿胶在当时已为社会所广泛认知。后来东汉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南朝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等古代名著中都对阿胶所具有的滋补强身作用进行了描述。明清时期,人们对阿胶的认识和应用更加深入。李时珍在其《本草纲目》这一医学巨著中对阿胶的效用极为推崇,谓之“和血滋阴,除风润燥,化痰清肺,利小便,调大肠,圣药也”。近现代以来,人们对阿胶的药用价值、滋补价值有了更深入的认识,陆续挖掘出阿胶改善人体亚健康、增强人体免疫力、美容养颜、延年益寿等新功效。随着人们对阿胶作用认识的不断提高,昔日宫廷和上层贵族才能享用的“圣药”如今已进入千万个普通百姓家庭。市场需求的扩大决定了产能的扩张。进入新世纪,全国阿胶类企业经过不断的重组整合,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山东省阿胶产量最大,占全国产量3/4以上,整个山东省阿胶行业年经营额超过了50亿元。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山东省聊城市东阿县的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和济南市平阴县东阿镇的山东福胶集团形成了垄断优势。它们所产大部分产品销往广东和江浙沪等地区。这一方面与这两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当地民众注重养生和保健的传统有关。阿胶所具有的滋补养生功效自然成为广东人煲汤的重要食材,也成为江浙沪一带民众冬季膏方养生的首选。民众不断增加的需求,是阿胶市场不断扩大的根本原因。

  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的最终目的是消费。“需求决定了生产和发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来说也不例外。”生活水平的提高决定了民众日常需求的变异性和多样性并决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目的和生产方式。墨守成规,不求创新和发展必将被时代淘汰。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贾志杰】



 2/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段晓卿]非遗分类及非遗阶元系统建构研究

下一篇[张兆林 张宪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民间资本刍议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