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民俗文化网 用文化助力世界可持续发展

欢迎访问世界民俗文化网

[胡敏中]论非物质文化



作者:胡敏中       来源于:中国民间故事网


——非物质文化活动是认读民族历史、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存在于民间的非物质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如江西省抚州市广昌的《孟戏》、南丰的傩舞、东乡的罗汉灯等在当地有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历史。这些非物质文化经过悠长的历史而流传至今,不是通过典籍的记载,也不是通过物质材料的固化,而是通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口传心授等动态或活态方式进行的。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民族所特有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民族心理和情感,民族信仰和追求等都是通过这种动态或活态方式进行传承的,年轻一代对本民族历史和文化的认知与解读也是通过这些活生生的非物质文化活动进行的。非物质文化活动是本村本族的男女老幼共同参与的,在这一文化活动中,年长者就自觉不自觉地把这种文化传承给了下一代,年轻人也就认读了本民族的历史,传承了本民族的文化,民族舞蹈的表演和口头文学的讲述就属于这一情况。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年长者有意地把非物质文化传承给下一代,民族工艺的传承就属于此种情况。例如,傣族的剪纸、瑶族的刺绣和贵州安顺布依族的蜡染,无论其工艺的手法和技巧,还是其工艺品的色彩和风格都具有本民族特色,任何先进的智能化机器生产都不可能取代他们的手工制作,因此,其传承也只能是在口传身授的活态中进行。年轻人学会民间工艺制作的同时,也了解和传承了本民族的历史与文化。
 
 
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两翼,是人类文化的共同传统和活水源头。人类传统文化既通过有形的物质的方式延续至今,也通过无形的非物质的方式传承下来;人们既有对物质文化的需求,也有对非物质文化的需求。如果说,物质文化是人类文化大厦的上层,能满足人们显性的、能书写和言说的文化需求,那么,非物质文化则是人类文化大厦的底层,能满足人们无形的、难以言表的文化需求。如果只有物质文化而没有非物质文化,人类文化则失去其根基性、丰富性和多样性;如果只有非物质文化而没有物质文化,人类文化则失去其骨架性、系统性和方向性,所以,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
但现如今,有许多非物质文化面临着失传的危险,这主要是由非物质文化传承的方式和物质文化对它的冲击所引发的。非物质文化是靠动态或活态方式进行表现和传承的,它缺乏物质载体的依附和保障。动态和活态的传承只能是个体或小群体的口传心授,每一次传承的规模和数量都是有限的,这种传承方式是经验的、狭小的和一次性的,缺乏物质文化传承的规模性和持久性。特定的非物质文化如果后继乏人或是前辈早逝,就面临失传危险并最终会消失。所以,非物质文化的动态和活态传承方式本身就潜伏着失传的危险。
主流文化和大众文化对非物质文化的冲击也是非物质文化面临失传危机的重要原因。
在当代,用数字技术武装起来的主流文化和大众文化以前所未有的冲击力占领着文化市场,使本来在规模、范围和程度上都无法同主流文化和大众文化相比,加之高新技术难以应用于非物质文化的表现和传承,非物质文化的建设与开发缺乏足够的物质条件和后继乏人,这些都使非物质文化的生存和发展更面临着危机。当今的年轻人接受的大都是大众文化和流行文化,而对民族和民间的非物质文化了解甚微;再者,年轻人更喜爱大众文化和流行文化的时尚、悦目、洋气和刺激,而不太喜爱非物质文化的狭小、沉重、传统和土气,这又使非物质文化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更加狭小,从而加大加快了消失或失传的危险。
所以,我们要高度重视对非物质文化的保护。社会各界都要树立非物质文化和物质文化同等重要的思想,深刻认识到非物质文化是民族历史和民族文化的活化石,是民族历史和民族文化创新发展的基石,是我们的精神生活支柱和重要内容。所以,一定要纠正那种认为大众文化才是主流文化,也是重要的文化,而存在于民间的非物质文化是不能登大雅之堂的,从而也是次要的和可有可无的认识偏见。对于那些具有杰出代表意义,又处于濒危状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和民间都要自觉加大投入力度,切实保护好这些不可再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要真正有效地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但在于使那些濒临消失的非物质文化保存和传承下来,而且更在于对非物质文化进行广泛的对外交流,使非物质文化走出封闭的乡村山寨,走向全国和世界。搞好对外交流和文化旅游是非物质文化走出乡村山寨,扩大其影响,拓展其功能的两条重要途径。非物质文化一旦被世界其他民族所了解、接受和认同,非物质文化的民族性内涵、意义和作用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这就是非物质文化在其民族性的基础上又增添了世界性的含义,非物质文化的影响和作用也就不局限于本村寨、本民族,而是对世界其他民族都发生着深刻的影响。这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最重要的也是最终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乔晓光.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大学教学和民族文化资源整合[J].美术研究,2003(01).
[2]夏静,石震.长阳民间故事研究获国家社科基金资助[N].光明日报,2004—08—11.
  [3]胡敏中.论全球文化和民族文化[J].学习与探索,2003(1).
  [4]张力平.中国少数民族习俗与传统文化[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4.
  [5]梁庭望.壮族风俗志[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7.
(本文原载《河北学刊》2005年03期,第34~38页)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4/5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王彦]“非遗”后的传统手工技艺传承

下一篇[刘锡诚]我国“非遗”保护的若干理论问题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