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民俗文化网 用文化助力世界可持续发展

欢迎访问世界民俗文化网

[乌丙安]文化记忆、文化修复、文化主体



作者:乌丙安       来源于:中国民间故事网



  2010年端午节是自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进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的第一个端午节,于是,在同一个城市过同一个节日,便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节会制式:一种是传统的民众自发的过节制式;另一种则是由政府主办、策划的“端午文化节”,组织若干专业表演团体,动员大批大中小学生参加各种所谓板块、乐章、场次或各个子项目的演出,调动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等打造节会。

  民俗传统节日是谁在过?

  文化记忆是传承的基本机能

  文化记忆可以说是人类文化得以沿袭、传承的内在心理机能,传统节日民俗文化记忆也毫不例外地成为传承的最基本的机能。一个族群的传统文化记忆一旦遭受外力的强力干预而断裂或消失,就会造成文化历史的残缺、衰落或衰亡,必然阻断了该族群社会文明的进步和发展。

  在沸沸扬扬的保护中国民俗节日传统的议论声中,学人们努力回顾和考察传统节日活动的具体内容和表现形式固然是必要的;但是,面对似曾相识的传统节日,唤起人们对产生民俗节日的农耕文化根基与构成民俗节日习惯规则的深层文化记忆,就成为更重要的事。

  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的民俗文化连同它的民俗节日传承的链条曾遭受急速断裂,使丰富多彩的节日内容和形式不仅变得异常支离破碎,黯然失色,先后使几代人失去了太多的文化记忆,其中也包括失去了独具中国农耕文明特色的节日民俗的文化记忆,绝大多数的青少年热衷于过西方节日。

  如何诊断这种被迫造成的节日民俗自发传承链条断裂的后遗症,如何治疗至少两代人失去节日民俗文化记忆传承的后遗症,成为当务之急。

  由此,唤醒全社会对传统节日的文化记忆自然是必要的,特别是积极全面普查并寻觅那些被迫隐蔽传承的节日民俗文化记忆,激活民众与生俱来的代代相传的积层丰厚的民俗信息,使它们自然而然地整合成适合当今民众需求的多样性节日民俗文化生活就更是必要的。

  民众自我保护文化记忆和自觉传承文化记忆是关键的关键。

  在节日民俗文化记忆的觉醒方面,民间文化遗产传承人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学人们都注意到,许多年事已高的节日民俗传承人的文化记忆是近年来民俗节日文化遗产得以保护的重要依据。

  文化修复使文化更加完美

  在抢救过程中要不要对缺失、损坏了的节日民俗文化内容和表现形式作出修复?怎样修复?由谁来修复?有的人回答是:“陈谷子烂芝麻”就是要抛弃,“四旧”就是要砸烂。有的人回答说:既然是跨越式现代化高速发展,那些陈旧的古老节日文化又何必一定要保留下来呢?完全创新不是更好吗?但是,传统节日的产生自有它深刻的、为千百年来民众认同的成因,延续也有它自身的生命力得到民众的认可;因而,节日民俗文化遭遇破坏时,民众自发的自我文化修复就成为一种良好的传统习惯。民俗节日在中国民众农耕生活中经过了几千年的自在的、自发的传承,早已经形成为世世代代传袭不断的全民族重大生活的内容和表现形式,每一个节日的文化内涵和外延都具有相对稳定的完美和谐的特征。

  中国传统节日的民俗文化内涵,从来都与民众生存生活的期盼和愿景息息相关,紧密相连。在近几年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中发现,几乎所有的民间歌、舞、乐及其它游艺民俗项目都紧紧地联系着各种节日、庙会的原生文化内涵。

  目前,在节日民俗文化遗产的保护中,文化修复的传统正在发挥着重要作用,各种节会习俗的多样性内容和表现形式随着不断挖掘和修补,使近几年的节日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起来,人们也越来越懂得了真正代表传统的节日文化习俗和现代化发展并不矛盾,而是更加相得益彰。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民俗学博客-刘锡诚的博客
【本文责编:思玮】



 3/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上一篇[乌丙安]《孟姜女传说》口头遗产及其文化空间

下一篇[王建民]“非遗”保护应激发少数民族主体性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