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民俗文化网 用文化助力世界可持续发展

欢迎访问世界民俗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民俗研究 > 中国民俗研究

[祁泰履] 传统中国的民族身份与道教身份认同



作者:       来源于:中国民间故事网


作者简介:祁泰履(Terry Kleeman),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博士。现为美国科罗拉多大学东亚语言与文学系教授。负责教授该校的东亚宗教课程。祁泰履教授的研究重心在于道教天师道及中国民间宗教。


  古时候的汉人认为只有自己有文明,其文明的存在就像一座孤岛,四周是茫茫的“蛮夷”大海。汉人的文明是其他那些无足轻重的种族的灯塔。那些反思能力强的民族,会完全被汉族文化吸引并且会主动同化,而不够聪明的反抗者,会被武力征服或者直接驱逐出去。但现实要比这个概论复杂得多。近期的考古学发现,在新石器时代时许多先进的地区文明沿着杭州湾发展到了辽宁。当然,传统的中心地带的文化无疑是其中最为先进的一个。在商朝和西周时期,外族与汉人通婚,共同向外扩张。在东周,“蛮夷”参加了诸侯国会盟,根据中山国遗址出土的众多文物,他们其实也过着一种方方面面都不比汉人差的生活。这些野蛮人一般被认为是地理上不在中华文明的版图内的,但事实上,那时的中国内部有非汉族的部落在山林和野外活动。在五、六世纪,人们认为野蛮人的存在对于中原的安全是长期性的威胁。今天,中国有55个官方承认的民族,他们说着150种不同的语言并崇拜不同的神灵。

  道教是真正本土的中国宗教,是一系列特殊的中国信仰、实践和运动的巅峰,包括民间信仰和祖先崇拜,国家和家族的仪式实践,自修实践与中医药,宇宙观和黄老学派的政治哲学与长生信仰,汉代的儒教和谶纬。道教对于中国的影响和作用,不似神道对于日本的影响。神道包含了所有日本本土的教派和信仰,而道教不是一个国教。相反,道教是不断积极进行着改革的宗教,它有意识地排斥了许多传统实践的重要部分,甚至把它们看做异端和邪恶。但是,道教历经漫长的时间,成为了中国宗教界很重要的组成部分,道教信仰的神也成为了广为人知的神,道士们常在仪式中祭拜这些为人熟知的神。道教是典型的中国宗教,体现了中国人的精神生活,与中国的历史演进密切关联。

  令人惊讶的是,粗略地翻翻道教历史就能发现,少数民族从道教发展之初就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直到今天,道教还活跃在中国国内外的众多少数民族中间。而且,道教原始的形态在汉人中已经失传,却被一些少数民族保留了下来。因此,本文就旨在讨论少数民族在道教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他们对道教的信仰、道教从过去到现在对这些民族的影响,最后指出多民族道教对于我们学者研究道教的重要性。由于这是一个很宽泛的题目,我会集中讨论一些相对更加重要的证据并指出我认为可能出现丰硕成果的研究分支。

  一、历史上的四川和道教的兴起

  我读到的最早最重要的有关非汉族的的少数民族的资料出现在道教兴起的时期。尽管在现有的资料中没有可信的证据,但张陵从江苏迁往四川,后在公元142年遇到显灵的太上老君的故事广为人信。但人们几乎是忽视了他在中国西部地区的发现。四川具有悠久的历史,在三星堆的考古发现表明,商朝以及西周时期就有人居住在此,并且证明了四川本土文明高度发达。秦朝在公元前四世纪末占领了四川,大面积地重新安置了他们,最终改变了四川的面貌(Sage 1992,107-142)。在传奇的教育家文翁的努力下,四川很快成为了学习的中心。在西汉时期,四川地区培养出了官阶高至三公九卿的官员,还有著名的文学家司马相如。在王莽簒汉时期,四川成为谶纬制作的重要中心。

  你可能以为在汉朝末期,这地区已经被汉化且融入了汉族文化。但事实却并非如此,相反,我们发现四川是一个少数民族和汉族隔离居住的地方;文化上,相互靠近的大型城镇相互同化而偏远的原始部落却得以保存自身的特性。在四川东部,周朝巴国所在地区尤其如此。巴是古代的另一族群,活跃在公元前700左右的中国历史舞台上。他们是一群战士,崇尚战场上的英勇,欢庆时也往往以军歌军舞的形式进行,是精力旺盛的民族;他们为汉朝首位皇帝所欣赏,常邀请他们在宫廷里进行表演。他们作为以狩猎为主、有限的耕种为辅的民族,虽然还赶不上成都平原的农民,但却保持了一种异常高的生活水准。他们高标准生活的秘密就是为他们的邻居楚国和蜀国做雇佣兵,当然还有盐商和其他贸易的商贩。不管怎么说,巴是中国的近邻中很独特的一支,甚至发展了自己独一无二的文字(实际上两种文字中的一种其功能比较有限)。这种有限的读写能力可能是他们之所以能不被同化的原因,他们独特的生活方式也发挥着类似的作用。

  二世纪时,很多巴人生活在四川,这时道教正在形成。那时,巴人陷入与当地政府的对抗关系中,因为政府希望将未被同化、力量强大、富足的巴人部落的收入征用到中国的行政框架中,但遭到了强烈的反抗。这时道教传播的救赎信息,让巴人看到了新的信仰。巴国国王和皇后以及部落首领们带领着族人去往应许之地——汉中。一般我们不认为早期天师教是一个多民族组成的社团组织,但汉人之外的少数民族确实是其中很大的一个组成部分。

  这样,我们就要考虑道教和巴人原本的信仰有什么联系。根据他们平时主要的活动有狩猎、钓鱼和战争来看,我们可以猜想他们的宗教信仰与这些活动是密切相关的。声名远播的巴渝舞蹈中就含有大量狩猎、战争的元素,因为巴人认为这样的舞蹈中含有潜在的魔法,有助于这样的活动取得成功。巴族人打老虎,人变成老虎的故事和对虎的崇拜占据了巴人宗教历史的大量篇幅。许多实物也证明了虎的重要,在兵器、乐器和其他器皿上都有虎的象征符号。蛇、鸟类,尤其是鸬鹚,这是第二常见的主题。另外,我们还发现有巴人血统的人的名字中也常含有虎字,比如带领他的随从来到汉中加入天师教的李虎(《汉中志》9.119,5)。现在,对虎的崇拜和对其他一些动物的崇拜对巴人的宗教有很大影响。虎人的主题可能表现了萨满人的信仰形态。传说萨满人会变成虎,或者与虎成为密友。从另一个角度考虑,我们也许可以认为巴人宗教类似于今天中国西南地区的本土宗教,即由指引部落发展方向的萨满进行的对自然、英雄和祖灵的崇拜。鉴于二世纪汉朝的统治有很长的历史,这期间一些中国流行的信仰和神灵发生了混合,影响程度随被汉族文化同化的程度不同而不同。事实上,尽管本土信仰应该有一些与众不同的思想,但总的来说,巴人宗教的要旨,包括强调了萨满式的对邪灵的控制,与当代中国流行的宗教并没有太大的不同。这点在近些年被一些学者所揭示,比如Harada Masami(1963,1967)Donald Harper(1985)还有后来的Anna Seidel(1987)。

  人们也许会惊讶,怎么会有那么多巴人转而去信仰了天师教,当地的首领带着整个地区的人都信了道教;李虎的追随者们就有500个家庭,大约2500人。一些人迁移到汉中来加入张鲁统治的千年王国,其他人留在四川东北地区,这样当曹操压制他们的时候,还能有个退路。

  有关巴人如何被新的信仰所吸引的最具细节的历史学描述如下文:

  他们的民族是强壮而勇敢的民族,并且历来喜欢巫婆神汉。在汉朝末期,张鲁占领了汉中,开始向普通民众传播鬼道。汉中人民相信并且敬仰他。(《华阳国志》9.119,4-5)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姜舒忆】



 1/4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邓启耀]陶塑:泥土烧结的文化志

下一篇[陈开来]“自鸣钟”与近代中国社会的变迁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